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李开英
重庆市忠县石宝中学校
引言: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运用具体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感悟多样的文化现象。在灵活开发教材和补充相关教学材料的同时,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现实认知及社会生活的交际内容,发挥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对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关注与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逐渐形成开放、包容、自信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 白惠英 . 高中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9):106-107.
[2] 郑秋萍 .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J]. 英语画刊 ( 高级版 ),2020,(11):36-37.
一、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
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备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中有效地沟通的能力。而如果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对语言表达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会引发交际失误。因此,在教学中把文化知识有效地渗入语言学习中,才能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领悟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
2.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增强国际理解与人格发展
高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除了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外,还能使学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与不同的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素质。通过文化对比和交际活动,能使学生在了解并接受多元的文化后拥有更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出国交流、国际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一个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
1. 多渠道引用材料,丰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异域文化背景的认知与理解程度。教师应超越课本教材,通过对报刊新闻、纪录片片段、原版教材等来源提供的现实、生动的文化信息的融合与补充,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各种不同国家的社会构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以建立多文化的视野,唯有如此,才可能在与他人交往中避免偏见、理解异域文化,并加强交际的准确性和宽容性。
例如,在“Travelling around”单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出国 旅游礼仪的短文,如“Always take off your shoes in Thailand”或“Tipping is not expected in Japan”接着,学生分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并输出表达: “In the U.S., people often tip waiters, but in China, it’s not very common.”或“Some countries value quietness in public transport, like Japan, while others are more relaxed.” 并辅以中文说明文化差异背后的 礼义逻辑,从而达到语言训练、习得礼仪行为中蕴涵的文化智慧,增强跨文化 认知能力的目的。
2. 多样化设计活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跨文化交际要求不仅能够理解认知,更重要的是交流实践中必需的操练与训练。建议从英语教学学科出发,创设一些文化意义的活动任务,例如角色扮演、情境交流、跨文化演讲等,组织学生在拟真的语境或者真实的语境中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其中体验不同国度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掌握文化差异下的交际策略,同时培养学生自立、灵活、尊重的交际态度。
例如,在“Sports and fitness”单元中,教师可布置“国际体育文化节”主题活动,让学生化身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体育形象大使”,推广本国体育项目,如中国功夫、韩国跆拳道、美国橄榄球等。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需查找英文材料,学习表达方式,如:“Wushu is more than exercise—it’s part ofour culture and history.”或“Rugby is very popular in the UK. It’sa sport that values teamwork and courage.” 在一轮又一轮的交流里,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输出,同时加深学生对各国体育文化认识。
3. 多角度评价效果,形成开放包容的跨文化交际态度
有效的评价方法能激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持久兴趣。传统语言技能考试不足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文化学习情况,教师应采用形成性、多样的评估方法,强调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陈述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变化,通过作品展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教师可以使学生对异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形成多元尊重的文化心态,建立积极交流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完成“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单元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份文化反思记录单,如“你了解到多少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你如何来看待语言上的差异?”学生可能会写道:“I didn’t know that inSwitzerland people use four different languages”或“Language is notjust for speaking—it carries culture.”教师通过对学生英语表达和文化态度进行分析,既评判学习效果又引领学生由语言学习转向文化理解,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开放、尊重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高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资源、教学活动与评价机制,促进真实、多元、开放语言学习环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元,并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不断尝试与践行,从而系统化地实现高中生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文化理解与人格成长,奠定走向国际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