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对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莫若男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惑,主观幸福感有待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课程,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多元认知桥梁,点亮幸福感知灯塔
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依赖他们对生命形成的基础认知。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速度很快,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却普遍显得模糊而片段化。生命教育课程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它应当构建起多方面认知的通道,帮助学生更完整也更深入地探索生命的奥秘,从而照亮他们感知幸福的路径。课程内容需要覆盖多个关键维度:生命如何开始,怎样成长变化,衰老意味着什么,以及死亡的本质。运用生动的故事讲述,配合恰当的图片展示和视频资料,能够有效地向学生揭示生命的独特与珍贵。比如在解释生命起点时,采用动画演示受精卵形成的过程,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到生命诞生的神奇特性。同时,课程需要启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个人价值的思索,促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拥有自身的光彩和独特的使命。课堂内的知识传递之外,组织学生参与围绕生命主题的阅读活动同样有效。向小学生推荐一些契合其年龄的、探讨生命议题的书籍非常必要,例如《夏洛的网》《小王子》这类经典作品,有助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温度与内在力量。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的阅读感想,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深入探讨,能够有效深化其对生命概念的理解层次与深度。
2 创设沉浸体验情境,培育幸福情感土壤
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情感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孩子的情感世界往往丰富多样,然而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却相对薄弱。借助生命教育课程构建沉浸式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感参与中培育幸福情感的根基,可以有效强化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为此,设计关联生命主题的活动是关键选项之一,例如安排“生命关怀日”或“感恩生命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在“生命关怀日”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前往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为老年人及孤儿提供温暖关怀,促使学生亲身投入关爱行动,体验付出带来的满足感与快乐。而在“感恩生命主题班会”中,引导学生反思个人成长历程中的细微点滴,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导之恩以及朋友陪伴之恩,通过分享感恩故事与心情,使学生学会珍视身边事物,培养坚实的感恩心态。艺术创作同样能作为表达生命感悟的手段,例如开设“生命主题的绘画比赛”或“诗歌朗诵会”等;在“绘画比赛中”,学生用画笔勾勒生命的美丽愿景,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诗歌传递对生命的热爱赞美,艺术形式直观呈现内心情感,深化了情感体验的强度深度。整个过程自然融入教育实践,确保学生真实感受情感流动,逐步积累幸福基础。
3 搭建成长实践平台,铸就幸福行动基石
实践行动构成了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不可或缺的保障机制。唯有促使学生将关于生命的认知与内在的情感体认切实转化为具体行为,其所学所思才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构筑幸福行动基础的实质内容。为此,学校层面可着力营建生命教育实践基地,旨在拓展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场域与可能性。开辟校园种植园即为一例,学生在此直接投入植物的栽种与日常养护工作。经历从播种、持续浇水、适时施肥直至最终收获的完整周期,个体得以直观感知生命形态的渐进演变与成长轨迹,同步体会劳动过程蕴含的艰辛成分以及成果达成时的满足情绪。此类实践不仅传授了照护生命体的具体技能,更在无形中培育了个体责任感与持久专注的心理品质。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介入更广泛的社会实践领域同样关键,例如投身环保志愿者行动或社区服务项目。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时,学生可能介入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参与植树造林等具体事务,其个人行动直接关联到环境保护目标的推进。这类活动促使学生清醒辨识自身行为施加于社会环境的具体影响效力,其社会责任感与存在意义上的使命感由此获得强化。社区服务场景下,协助老人进行居所清洁、提供陪伴以缓解孤寡老人精神需求等行为,直接贡献于社区共同体的和谐状态。通过向社群及他人输出服务价值,学生能够清晰确认自我存在的积极意义,这一价值确认过程有力驱动其主观幸福感的向上攀升。
综上所述,构建多元认知桥梁,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点亮幸福感知的灯塔;创设沉浸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培育幸福情感的土壤;搭建成长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铸就幸福行动的基石。这些对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平沙 . 播撒绿色种子,静待生命花开——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与实践 [J]. 环境教育 , 2025,(07): 28-29.
[2] 马生智 . 数字赋能生命教育:小学安全教育的智慧化转型路径 [J]. 中国新通信 , 2025,27(14): 53-55.
[3] 乔虹 . 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养成路径 [J]. 现代教育科学 , 2025,(04):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