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
宗艳霞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育学生体育精神。所以,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对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创新性改造,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一、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现状
目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依旧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学校、教师、学生观念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都会降低合作学习教学应用效果,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较大,不重视体育教学,体育课被占的情况屡次发生,导致体育课名存实亡。且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的理解比较肤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并没能深度挖掘合作学习教学的真正价值,也没对合作学习应用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监督管理。此外,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在分组过程中存在组员能力不搭配、兴趣不同等问题,不利于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学习,甚至还会出现“不合作”的问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成效,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1]。
二、新课标下小学体育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为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提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能力水平为其制订恰当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动力。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有效评估,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然后再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跑步”训练中,教师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全面测试活动,掌握学生的反应速度、耐力、爆发力、跑步技巧等情况,然后再按照学生能力情况将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再为不同小组制定不同的合作学习目标,充分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热情。比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为该小组成员设定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掌握跑步技巧,并将其合理应用在跑步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跑步速度与耐力,掌握加速跑、冲刺等动作的正确姿势。针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小组,教师可为其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动作,感受跑步的乐趣,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养成用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与合作意识。总之,在小学合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能力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并为其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提升合作学习应用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成效。
(二)丰富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引导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开合作学习,激活学生学习动力,让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活动,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有效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展开游戏化合作教学法,结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合作游戏活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配合度,增强教学效果。以“篮球原地运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进行组间对抗赛,学生可在胜负心的引导下更加认真地对待训练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对“原地运球”这一技巧的掌握水平,提升学生篮球水平;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对抗赛过程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内在潜能,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以“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为例,教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两组,让两组学生面对面进行热身训练,互相寻找对方动作中的错误,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并有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展开组内交流,明确“足球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技巧及易错点,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增加自己对足球动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
(三)提供科学指导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正视自身教学引导者的身份,不能过度插手学生的学习进程,只需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即可。并且,为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能力素质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与评估,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提升合作学习效果。比如,在“足球”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体会独自训练与合作训练的效果,让学生亲身体验二者间的不同点,这样学生就能亲自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展开小组合作训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效果[3]。
(四)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在小学体育合作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搭建科学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学生在教学评价的指引下明确学习方向,并主动展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性。并且,在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养成主动倾听他人的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含义,并在合作交流与相互评价中找到有效的评价内容,并将其融入自身的体育训练活动当中,优化体育教学效果[4]。
三、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法时,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并通过建立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创新合作学习活动、提供科学指导与建立教学评价机制等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课堂学习配合度,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承宇清 .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J]. 田径 ,2024,(12):55-57.
[2] 贾清臣 .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J]. 读写算 ,2024,(07):128-130.
[3] 朱雅萍 .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20):234-236.
[4] 郑晓明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J]. 好家长 ,2023,(0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