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作者

陈英

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0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以往只局限于教师知识讲解单方面教学,如何有效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也成为当下教学新方向,也是真正实现知识立意、实践立意、素养立意的阶梯性跨越的具体表现。处在这一环境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自然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而本文也是基于此展开了实践分析,希望借此来更好地深化生物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引言

新高考促使学科教学要求也有所变化,高中生物自然也不例外,处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生物教学,教师需要把握好新高考政策要求及变化趋势,基于此来为学生创新生物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满足新高考提出的教学新要求,有效确保学生能够满足多元化高考要求。分析高中生物题即可发现,其不单单只是对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也不少。为此,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做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也成为当下教师教学思考要点,而笔者也是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解读教学内容,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任务细化到每一节课中,教师在此期间需要深入剖析知识特点,然后再在解读生物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知识来为学生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良好方向[1]。具体而言,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加大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然后再解读教学知识点,围绕着生物教学知识来明确教学重难点及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此后再基于学情实际来精心设计生物教学活动,这样就能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即可加大对教学内容的解读,然后再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来为学生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对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进行分析,然后再基于此归纳出植物与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理念,借此来有效引导学生认同细胞学说的构建是一个不断修正及发展的过程。2)要求学生意识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同时能够清楚地阐述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科学探究能力。这样生物教学不仅能够得到优化,还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明确,从而切实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纵观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即可发现,情境化试题近几年所占分值较大,这也表明新高考对于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境分析具有较高的要求。处在这一环境下,要想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课程学习及思考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兴趣需求、思维情况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同时让其在情境感悟中获得较为深刻的生命感悟及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助力于学生生命观念得以形成,以此来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生命观念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也是学生学会透过生命现象抽象出生物概念的一个全新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生物知识本质及规律。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立足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巧妙创设情境,以情境来驱动学生生命探究,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生命观念[2]。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例,为了有效强化学生认知、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教师即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鸡蛋)把一枚生鸡蛋打碎置于碗中我们即可发现蛋黄与蛋清交界明显无法有效融合在一起,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吗?”这一生活化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此后再为学生巧妙导入细胞膜相关知识,借此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此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适当渗透一些正确的生命观念,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建构知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三、质疑设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长期以来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教师要想高效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还可以在教学期间为学生巧妙设计问题,以问题来驱动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真正优化生物教学。传统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自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生物知识讲解,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科学思维、解题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点教师在生物教学期间可以结合重点来为学生合理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科学思维,这样就能真正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人类遗传病”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流行性感冒是遗传病吗?先天性疾病是不是都称之为遗传病?”借由问题来有效激活学生科学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对遗传病形成有效认知,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科学思维,此后再借助直观思维导图来为学生介绍单基因遗传病类型,这样学生就能对显性遗传病与隐性遗传病之间的区别形成有效认知,另外还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四、开展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同样也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其通常指的是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探究能力,是新高考核心考查内容[3]。为此,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需要意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改变以往不重视实验的滞后理念,引导学生自行参与到生物实验方案设计、探究及操作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验体验中深入把握生物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以此来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生物组织中葡糖糖的检测和观察”为例,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即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参与到实验设计及实践操作中,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葡糖糖检查方法及原理,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来真正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五、联系实际生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这一课程本就是对自然及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课程,与我们实际生活各个领域都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生物学的发展还能促使多个生活领域得到发展与进步。为此,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在教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驱动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切实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果。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述知识要点,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联系当下生态环境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不收污染?这样学生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自然也能得以提升,从而真正优化高中生物教学[4]。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较多关注,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此为目标来革新自身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及高中生学情实际来为其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生物知识理解,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更好地促使学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新高考挑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高考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易鑫杰.新高考视域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策略[J].高考,2024,(06):3-5.

[2]刘学琴.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研究[J].高考,2023,(12):118-121.

[3]彭凤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高考,2022,(31):12-14.

[4]侯丽丽.关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