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应用研究
雷晓明
新疆紫金锌业有限公司,新疆,845450
引言
现代化采矿技术日益成熟,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效率与可持续性,为采矿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露天开采以作业空间开阔、开采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大规模、浅层矿体开采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包括地下开采、溶浸采矿和智能化采矿等技术,推动采矿行业健康发展。
1 采矿技术特点
(1)技术类型多样化。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采矿技术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但是由于采矿工程有所不同,所以在工程施工期间,所采用的采矿技术也是不同。例如:地下采矿技术、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缓倾斜层开采技术等,并且根据金属矿的厚度以及储备量等进行开采,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确保采矿工作展开的合理性,提升采矿施工效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2)技术复杂性。采矿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从安全和生产效率的角度来说,井下和普通采矿技术有着很大不同,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井下采矿技术需要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并且在开采施工期间,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保证开采使用高效进行,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此应对采矿技术的复杂性。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技术较为复杂,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只有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轻松驾驭采矿技术。(3)技术发展快。采矿工程与其他工程领域相比,采矿技术发展和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明显,可以很好地满足采矿工程发展需求。
2.1 智能化开采技术
在仿真的各种运行条件中,智能化开采技术对于矿石回收率和设备能耗影响特别明显。以凿岩环节为例,常规凿岩作业主要靠人工经验进行,很难准确控制凿岩的深度、角度及强度,造成岩石破碎不均,从而影响后续的爆破效果及矿石回收。在智能化凿岩设备上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并加入智能算法,能够对岩石特性进行实时感知,对凿岩参数进行自动调节。装载运输环节,采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和智能装载机,对运输流程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调度。这些装置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感知设备的辅助下,结合高级路径规划算法可以自动躲避障碍物和选择最佳运输路线。根据设备能耗数据显示,智能化运输设备虽然增加了运输量,但能耗有所下降。在确保运输任务不变的前提下,智能运输系统的能源消耗可降低 10%~15% 。智能化开采技术还可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管理人员可在监控中心实时观察各个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及其他情况。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该系统能即时报警并给出故障诊断建议,便于维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缩短设备停运时间和增加生产连续性。
2.2 空场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是国内金属矿山开采最先应用的方法,相对技术较为成熟,其核心优势在于生产能力大、成本较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容易在短时间内快速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从技术原理来看,该种采矿技术通过支撑以及回填技术,维持了黄金矿山的整体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少冒顶、片帮等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持矿山的长期稳定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和矿体形态也有较高的适应度,通常会应用在复杂地质结构的黄金矿山中。在开采的过程中还可以减少废石处理量,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提高开采效率有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空场采矿法与黄金矿山机械化作业理念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有助于大型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投入矿山开采中,是目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高的采矿方式。
2.3 溶浸采矿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提高,溶浸采矿逐渐成为一些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现代溶浸采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金属回收率,减少环境污染。首先,浸出剂的选择和使用得到优化,如传统的氰化物溶浸法逐渐被更加环保的技术如硫化浸出、氧化浸出等替代,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现代化溶浸技术结合生物浸出技术与化学浸出技术,生物浸出技术能利用微生物分解矿石中的金属成分,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加环保。此外,溶浸采矿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溶浸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控制,自动调节浸出剂的添加量、温度、pH值,提高金属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液体浸出技术还能通过回收溶剂和循环利用溶液,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3 金属矿山采矿技术施工安全对策
3.1 构建安全体系
对于金属矿施工来说,安全一直都是管理的重点内容,为保证采矿技术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在施工之前,对金属矿进行安全评估,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构建安全系统,从而为采矿技术施工提供安全保障。首先,需要根据现有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专业培训工作,并且将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提升施工的专业性;其次,需要构建完善安全生产监督团队,主要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监督与控制,做好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需要针对采矿技术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获取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一些常见危险进行预判,有针对性采取解决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2 建立健全全过程动态监测体系
针对稳定性较差的区域,落实全时段监控,由于按照稳定性分级方法确定了不同采场结构以及支护方式,不同区域的安全管控手段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提升开采安全性,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动态性的技术交底以及信息共享。确保相关班组在不同区域进行开采时,能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稳定性管理方案,确保开采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3.3 安全预防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当结合金属矿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为采矿技术安全实施保驾护航。在采矿技术施工期间,如果发生安全施工,例如:顶板、通风等安全事故,需要对这些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比如:防尘、防火等安全防护措施,从而降低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在采矿技术施工安全防范期间,还需要重点考虑施工设备方面,主要因为施工设备如果发生故障也会产生事故。对此,在安全预防期间,需要施工设备定期做好检查和保养工作,将故障进行排除,没有任何问题,才能投入使用。在采矿技术施工期间,需要对设备使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矿区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金矿开采技术的类型较多,不同技术的应用优势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差异,在选择金矿开采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矿区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做好周边环境以及安全风险的监测与定位,综合实际需求对比,不同开采技术的应用优势和综合效益,最终确定实际的开采方案。文章所论述的金矿位于破碎程度较高的地区,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受到实际开采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成本控制的要求,经过技术对比之后,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主要的开采方式,能够满足工程安全开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秦显宾 , 徐伟 , 李树强 .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研究 [J]. 冶金与材料 ,2023,43(06):17-19.
[2] 夏修武 . 露天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实践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2):125-128.
[3] 田坤 , 张应超 , 冯骁 .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质量安全分析 [J]. 中国安全生产 ,2022,17(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