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居家伤口造口护理,必备用品与急救技巧

作者

陈凤

三台县人民医院 621100

在日常生活中,因手术、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伤口和造口情况并不少见。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掌握正确的居家护理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良好的居家护理不仅能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居家伤口造口护理所需的必备用品以及实用的急救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相关问题。

一、了解伤口造口类型及特点

1. 手术切口

这是最常见的一类伤口,通常由外科手术产生,边缘整齐,愈合相对较快。但不同部位的手术切口有着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腹部切口要注意避免腹压增加导致裂开,四肢切口则要关注活动对愈合的影响。

2. 慢性溃疡性伤口

如糖尿病足溃疡等,这类伤口往往经久不愈,容易感染且愈合过程缓慢。其特点是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渗出液较多,需要特殊的清创和换药处理。

3. 造口

包括肠造口、尿路造口等,是将体内的一段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引出到体表形成的排泄通道。造口周围皮肤容易受到粪便或尿液的刺激而发生炎症、糜烂等问题。

二、居家伤口造口护理必备用品

1. 清洁消毒类

① 生理盐水:用于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异物,保持伤口清洁。它温和无刺激,适合大多数伤口的初步处理。

② 碘伏棉球或喷雾: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常用于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皮肤灼伤。

③ 酒精棉片:可用于擦拭双手及器械,起到消毒作用。但由于酒精刺激性较强,一般不建议直接用于开放性伤口内部。

2. 敷料类

① 无菌纱布块:适用于覆盖较小的伤口,吸收渗出液,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根据伤口大小选择合适的尺寸,并定期更换。

② 透明薄膜敷料:这种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允许观察伤口情况的同时,减少外界干扰,促进湿性愈合环境的形成,特别适合浅表擦伤、缝合后的切口等。

③ 藻酸盐敷料:对于有较多渗液的伤口效果显著,它能吸收大量液体并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于维持伤口湿润环境,加速肉芽组织生长。

3. 辅助工具类

① 一次性手套:在进行伤口护理操作时佩戴,防止交叉感染。选择合适尺码以确保操作灵活且密封良好。

② 弯盘、镊子、剪刀:用于协助清理伤口、剪裁敷料等操作。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消毒。

③ 胶布或自粘绷带:固定敷料于伤口上,确保其位置稳定。注意粘贴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三、日常护理步骤与要点

1. 评估伤口状况

每次换药前仔细观察伤口的颜色、形状、大小、深度以及有无红肿、渗液异常等情况。正常的愈合过程应该是逐渐缩小、变浅,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若发现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加剧、异味浓重、出血不止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 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伤口表面及周围皮肤,去除血痂、分泌物和其他杂质。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新生的组织。对于较深或复杂的伤口,可借助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 消毒处理

以伤口为中心向外周扩展的方式,用碘伏棉球依次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范围一般距伤口边缘 5 厘米以上。注意不要使消毒剂流入伤口内部,以免影响愈合。消毒完毕后等待片刻让碘伏自然干燥。

4. 选择合适的敷料并正确粘贴

根据伤口的性质和阶段挑选合适的敷料。如前述所说,渗液多的选藻酸盐敷料,需观察的用透明薄膜敷料等。粘贴敷料时要确保完全覆盖伤口且边缘平整贴合皮肤,避免褶皱和空隙导致细菌滋生。同时记录下更换敷料的时间以便下次参考。

四、常见并发症的识别与应对措施

1. 感染

① 症状表现:伤口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加重,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伤口渗出液增多且颜色浑浊、有臭味。

② 处理方法: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即增加换药频率,加强局部引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药物。如果感染严重得不到控制,必须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2. 出血

① 症状表现:伤口处持续不断地有鲜血流出,浸透敷料甚至滴落。少量出血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大量快速出血则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破裂等问题。

② 处理方法:轻微出血可通过加压包扎止血,即用干净的纱布块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并适当用力捆扎肢体近心端(注意不要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若出血量大难以止住,应紧急呼叫急救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3. 愈合不良

① 症状表现:伤口长时间无进展,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或停滞,创面苍白水肿。可能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局部血液循环差、异物残留等。

② 处理方法:改善营养状况,增加蛋白质摄入;适度按摩伤口周边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请医生检查是否有异物并清除。还可考虑采用一些促进愈合的治疗方法,如红外线照射等物理因子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护理注意事项

1.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伤口愈合速度慢。因此要加强营养支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锌等有助于伤口修复的食物。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感觉迟钝的情况,要特别注意观察伤口变化,防止因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导致病情恶化。

2. 儿童

儿童活泼好动,难以配合护理工作。家长应做好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尽量保持安静配合换药等操作。另外,儿童皮肤娇嫩,在选择敷料和消毒剂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对于年幼无法表达不适的孩子,更要密切留意其行为举止是否有异常,如哭闹不安可能暗示着伤口疼痛或其他不适。

3. 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伤口造口护理时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除了常规护理外,还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水疱等情况,穿着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受伤。一旦发生足部溃疡等问题,要及时就医治疗,防止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足坏疽。

六、急救技巧关键时刻能救命

1. 割伤划伤的处理

如果只是表皮擦伤或浅层切割伤,先用流动清水冲洗掉污物,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贴上创可贴即可。若是较深的贯穿伤,应立即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并尽快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深部创伤容易形成厌氧环境引发破伤风杆菌繁殖。

2. 烧烫伤应急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 15-30 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以免引起感染。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后送医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面积严重烧烫伤患者,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休克。

3. 动物咬伤抓伤处置

被猫狗等宠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彻底清洗伤口,挤出污血并用肥皂水反复冲洗 15 分钟左右,再用碘伏消毒。尽快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因为动物口腔内携带多种病菌和病毒,可能导致狂犬病、破伤风等严重疾病。

总之,居家伤口造口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当遇到复杂困难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姓名:陈凤 性别:女 籍贯:四川绵阳三台 学历: 本科 民族:汉

出生年月 :1988.10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 : 伤口造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