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校教研创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韩义梅

衡水市新桥街小学 053000

一、跨校教研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跨校教研成我国教育改革重要方向。

(一)跨校教研的现状

当前,我国跨校教研有一定成果,各级学校通过校际合作、共享优质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也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其专业素养提升。但实际操作中仍存问题与挑战:

1. 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跨校教研旨在促进校际交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可当前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满足需求。

2. 资源分配不均: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区域资源分配不均,优质资源难共享,制约跨校教研推进。

3. 教师参与度不高:部分教师对跨校教研认知和重视不足,参与意愿低。一方面,教师工作负担重,时间精力有限;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误解跨校教研为形式主义,影响积极性。

4. 成果难以推广:教育部门需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建协同机制,搭建完善推广平台,加强师资培训、制定激励政策,确保成果落地。

二、跨校教研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丰富活动形式,提高针对性

1. 丰富形式:在传统教研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专题活动,如新课标讲座、分层作业设计研讨会、信息技术展示之读书分享会等,满足教师多元需求,激发参与热情。

2. 提高针对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了解教师需求,结合张咏梅主任对教师提升的要求安排活动内容,邀请专家、优秀教师授课分享,提升活动质量。

(二)搭建网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网络平台开放性强,利于校际资源流动。课题组搭建跨校教研网络平台,建QQ 群、微信群、希沃白板共享组、个人美篇端口等。

QQ 群和微信群:群名为“【桃城区教科研】小英 8 组”,微信群及时沟通,QQ 群设各年级资料库,专人负责各年级课堂活动组织、资料收集,还上传主题月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

其他平台:韩义梅老师用美篇建教师个人成长资源库,阅读量超10 万+;王彦丽老师通过小组公众号发布课题进展;教师们开希沃账号,整合收集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交流空间,助力提升教学水平。

(三)推行“月主题教研活动”模式,激发参与度

该模式以月主题为依托,每月一主题、一学习目标,一位教师负责,其他成员协作,人人参与、层层递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参与度。

以10 月活动为例,邹雅静老师为负责人,提前在微信群发《“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讨方案》,教师们按要求准备材料。活动日,负责人领学文件理论,教师们补充分享作业设计,会后写心得提交至QQ 群,王彦丽老师记录总结宣传。此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加强教师联系,让教师每月有学习、分享、收获与成果。

(四)加强成果推广与应用

1. 建协同机制:教育部门主导,推动学校建协同创新机制,如本课题小组由桃城区教研室张咏梅主任牵头,促教师交流合作,分享成果。

2. 搭推广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资源共享平台,举办成果展示、研讨会,扩大成果影响力。

3. 强师资培训与设激励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开展专题培训、教学

比赛等,提升教师能力;将教研成果与职称晋升、薪酬挂钩,激励教师参与。

跨校教研模式打破校际壁垒,促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突破传统教研局限,助力教育水平共同提高。

三、跨校教研创新模式的成果

通过这样的教研模式,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建成资源库:打造各年级资源库,初探教师个人美篇资源库,为后续研究提供保障。2. 形成培训模式:以月主题活动为依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单元整体教学等培训,为成果推广奠基。3. 产出优秀作业设计集锦:教师们设计特色作业,形成集锦,助力提高教学质量。4. 汇总多类资料: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形成新课标学习心得、听评课等多类集锦资料。5. 完成读书分享会集锦:成员分享书籍、写感悟,用信息技术录视频分享,碰撞思维火花。6. 教师获多项荣誉:刘园老师获 2022-2023 年第二学期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秋荣老师获 2023 年 7 月“新课标 新课堂”说课一等奖;王彦丽老师获 2023 年桃城区中华经典诵读一等奖等;张艳老师获 2023 年6 月“落实新课标精品课评选”一等奖;邹雅婧老师获2022 年6 月备课检查优秀奖等;韩义梅老师获 2022 年 9 月衡水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比市级三等奖。

四、跨校教研模式努力的方向

1. 研究新型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2. 探索课程改革、校本教材研发和教学评价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4. 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融入日常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思 . 迈向新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2018 年基础教育人才发展 20 人北京论坛会议综述 [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5):88-92.

[2] 李玉顺 . 探索教研模式创新,打造国家级“互联网 + 教研”平台 洞见 https://www.sohu.com/a/588374948_99950984 2022-09-27

[3] 胡军哲 . 让教研成为一线教师生存常态 [J]. 中国教育学刊,2010,(3):58-60.

[4] 国发[2017]4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

[5] 教师 [2019]1 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