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马荟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二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医疗恐惧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医疗恐惧感,从而提升其遵医行为,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CICARE模式;肢体语言;沟通;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自身表达及理解能力尚不成熟,导致其在治疗期间易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从而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良好的沟通交流是解决患儿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1]。为了提升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效果,我科室开展了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9岁,平均(5.02±1.48)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10岁,平均(5.13±1.09)岁。组间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方法:①接触(C):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要以温柔的态度,柔和的语气与其进行交流。可以借助玩游戏、看动画、讲故事等方式,来与患儿进行互动,以减轻患儿进入医疗环境、面对陌生人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在与患儿接触期间,适当的采取抚摸、轻拍肩背、摸头等动作,鼓励患儿,使患儿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2]。②介绍(I):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带领患儿及家长,熟悉病区环境,借助标识牌介绍科室布局、主治医生情况。并对患儿进行自我介绍,告知患儿自己的姓名、职责。③沟通(C):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每日要保持与患儿进行30min时间的交流。以童趣化的语言,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向患儿介绍日常注意事项和配合事项,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与患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点头、眼神等肢体语言,及时向患儿传递鼓励、安慰,以稳定患儿情绪,增强患儿的信心。如果患儿出现抗拒、哭闹等情况,则可以采取拥抱、抚摸、握手等动作,对患儿进行安抚[3]。④询问(A):主动询问患儿家长存在的疑问,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答,同时介绍后续的治疗方案。⑤回答(R):及时对患儿及其家长的疑问给予回应,采取一对一宣教,微信视频等方式,深入解答患儿及其家长的疑问。⑥离开(E):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结束后,要对患儿的配合表示感谢,可摸摸患儿头,竖起大拇指鼓励患儿,并告知患儿自己下次与其沟通的时间,方可离开。
1.3观察指标
①医疗恐惧感:采用儿童医疗恐惧调查量表(CMFS)以观察、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患儿的医疗恐惧感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医疗环境恐惧(4条目)、医疗操作恐惧(5条目)、人际关系恐惧(4条目)及自我恐惧(4条目)4个方面,各条目计分1~3分,得分越高恐惧感越强。②遵医行为:评估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和饮食依从性,以打分法进行评价,每项满分均0~20分,得分越高遵医行为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使用SPSS21.0处理,计量数据(X±S),t检验;计数数据(%),X2检验,检验水平α为0.05。
2结果
2.1医疗恐惧感
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医疗恐惧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遵医行为
观察组患儿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按照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等流程,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帮助患儿快速熟悉、适应医院环境,并与患儿建立起相互信任、友好的关系,结合丰富的肢体语言,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从而增强了患儿的治疗信心,提升了患儿的治疗配合度[4]。
综上所述,CICARE模式指导的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医疗恐惧感,从而提升其遵医行为。
参考文献:
[1]吴浩.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55-156.
[2]董金萍.可视音乐联合游戏护理模式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0):1259-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