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创新研究
刘曼莉 徐敏莉 叶欣悦 余露嘉 李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3
摘要: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本文聚焦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基于“3R”原则,通过分析名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设计出三种农业循环模式,对其运行机制、产业协同逻辑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循环模式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于类似的丘陵农业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3R”原则;产业协同
一 引言
我国的农业发展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而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传统农业仍存在废弃物利用率低、农药滥用等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背离的问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同时,经过国内外学者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3],循环农业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机制,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洛川县“果(草)-猪-沼-窖”模式等,以色列节水农业、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4]和日本“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5],这些模式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以典型丘陵农业区——雅安市名山区为例,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 6 ] ,以“3R”原则[ 7 ]为基础,创新设计三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农药使用量、修复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名山区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名山区农业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类似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 研究区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名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基础较为完善。名山区气候条件优良,玉米、丑橘、茶叶等种植量、畜禽养殖量大;交通条件优良,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178.6公里。同时,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名山区东邻蒲江县,北壤邛崃市,蒲江县近年来耙耙柑种植产业发展势头正猛,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邛崃市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具备天然的酿酒条件,是中国最适宜酿造白酒的地区之一,吸引了许多大型酒厂的入驻。
(二)名山区农业发展现实困境
废弃物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压力大。雅安市名山区周边建有大量酒厂,酿酒产生的酒糟,不及时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当地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未得到有效利用。农药化肥滥用,农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当地农民缺乏绿色生产理念,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污染,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
农业生产要素的外部流失愈加严重。名山区农村耕地资源和资金要素稀缺,农用耕地占用较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还未形成,不仅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更严重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资源过度减少和低效利用交织,成为了名山区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局限于名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规模狭小、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并未从根本解决。
三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一)理论基础
本研究立足于“3R”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构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减量化原则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投入和废弃物产生应尽可能减少;再循环原则则强调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则强调农业废弃物的多次利用,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
(二)三种创新模式设计
(1)“酒-牛-果-草”模式:酒厂废弃的酒糟营养物质丰富,可以做牛饲料,牛粪发酵可以做果树的优质有机肥;果树下的牧草种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果园水土流失,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
(2)“牛-虫-鸡-果”模式:用牛粪养殖虫,虫子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可以提高鸡的品质;鸡养在果园内,鸡粪经过处理后施于果园。
(3)“牛-虫-鱼”模式:牛粪养虫,虫喂鱼;鱼塘底部的淤泥有丰富的有机质,可经处理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三)模式运行机制与产业协同逻辑
(1)“酒-牛-果-草”模式:在此模式中,酒企将酒糟出售给养牛户,酒企能够通过酒糟获得额外收入;养牛户用酒糟养牛,降低养殖成本;养牛户将牛粪出售给种植户,种植户利用处理过后的牛粪肥田,降低化肥使用量;种植户在果园内种植牧草,牧草可作牛饲料。
(2)“牛-虫-鸡-果”模式:牛养殖户将牛粪出售给虫养殖户,虫养殖户用牛粪养虫;虫养殖户将虫卖给养鸡户,养鸡户用虫喂鸡,能够提升鸡肉品质;养鸡户将鸡粪出售给种植户,种植户用鸡粪肥田,同时,种植户可以在自家果园养鸡,进行鸡粪直接利用。
(3)“牛-虫-鱼”模式:养牛户将牛粪出售给虫养殖户,虫养殖户利用牛粪养殖虫;虫养殖户将养殖的虫出售给养鱼户,养鱼户利用虫喂鱼,提高了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养鱼户将鱼塘底部的淤泥还田,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四 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种循环农业模式为酒厂、种植户、养殖户等多个农业主体带来了诸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收益,如减少购买饲料成本、提升鸡肉品质等,这些为名山区的农户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生态效益
有效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化利用,牛粪鸡粪经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果园种牧草,鱼塘泥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三)社会效益
首先,种植、养殖、粪便处理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名山区居民带来增收;其次,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最后,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五 结论与推广建议
(一)模式创新价值
本研究结合“3R”原则和名山区的发展现状设计的三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打破了传统农业产业间的界限,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了综合效益。
(二) 对类似丘陵农业区的借鉴意义
雅安市名山区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对类似丘陵农业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模式可以对当地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结合本地产业特点,构建本区域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对于发展循环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投入循环农业的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养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官方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大众对循环农业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01):4-8.
[2]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09(09):86-90.
[3]张学会. 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定及模式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张元浩.农业的循环过程和“循环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5(11):49-27.
[5]文启胜.循环农业——农业中的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J].中国农村经济,1986(08):48-49.
[6]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发布.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9.
[7]张丽娜.“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2,(3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