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方法

作者

李强

通化钢铁集团大栗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白山 134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开采量和效率对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粗放式的矿山开采与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矿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矿山机械设备的高效、绿色管理与维修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这不仅是提升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矿山设备;管理策略;维修技术

1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

1.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设备规划与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设备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设备的结构、材料和工艺进行优化,确保设备在使用寿命内能够高效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同时,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部件选择,可以简化维修过程,提高备件的通用性,降低维修成本。

在采购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考虑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而不仅仅是初始投资。通过综合评估设备的性能、能源效率、维护成本和寿命,选择具有最佳性价比的设备。此外,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获取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确保设备的后续维护得到保障。

在使用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护,通过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如基于时间的维护、基于状态的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设备的在线监控系统和数据采集,可以提供实时的设备状态信息,辅助决策,提前预防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在维护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倡导绿色维修,减少维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环保的润滑剂和清洗剂,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对于可回收材料,实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对于需要更换的部件,优先考虑再制造或翻新,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如振动分析、油液分析和热像仪,精确识别故障源头,缩短维修周期,提高维修效率。

1.2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

预防性维护管理是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新时期,预防性维护管理不仅强调传统的定期维护,更融入了基于状态的维护和预测性维护的理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设备维护。

在预防性维护管理中,定期维护是最基本的策略,它按照预设的时间或里程数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例如更换磨损部件、补充润滑油、清洁设备等,以防止因日常磨损导致的故障。定期维护通常基于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和历史经验,确保设备在预期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预测性维护(PdM)则是预防性维护管理的高级阶段,它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中挖掘出故障的早期迹象。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系统能够识别出异常模式,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时间。这样,维修团队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维修计划,甚至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实现真正的“维修即服务”,显著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2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

2.1故障诊断技术

振动分析是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安装在设备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信号,这些信号反映了设备内部机械状态的细微变化。通过振动分析技术,可以提取出这些信号中的特征参数,如幅值、频率和相位等,与正常状态下的振动模式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显著偏离,即可预警潜在的故障。例如,轴承故障常常会导致振动信号的频谱发生变化,通过振动分析可以提前发现这类问题,避免进一步的设备损伤。

油液分析也是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技术。设备运行中,润滑油会携带磨损颗粒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设备内部的磨损情况和潜在故障。通过定期取样分析油液的化学组成、颗粒物含量和颗粒物形态,可以评估设备的健康状态,预测如机械磨损、润滑不足或冷却系统故障等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现代故障诊断技术中,状态监测系统和预测性维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状态监测系统通过集成多传感器数据,建立设备的健康状态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预测性维护则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故障的早期迹象,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时间,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智能诊断技术,如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故障诊断的面貌。专家系统结合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库和推理引擎,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建议。而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通过训练模型识别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可以自动发现故障模式,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2维修工艺与技术

在新时期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中,维修工艺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提升维修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高效的维修工艺不仅能够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还能确保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保障矿山的正常生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维修工艺从传统的修复和更换,发展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精密修复和预防性维护,大大提高了维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现代维修工艺强调精细化和专业化。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具备专门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专业拆装和修复。这意味着维修团队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学习新设备的操作原理以及最新的维修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矿山设备市场。例如,在破碎设备的维修中,技术人员可能需要熟练掌握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的结构特点,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现代维修技术引入了先进的检测手段。如非破坏性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探伤和射线照相等,这些方法能够在不损害设备的情况下,检测内部结构的损伤或缺陷,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减少设备的大修频率。例如,通过X射线检测,可以检查设备内部的焊接质量,确保结构的完整性。

再者,维修技术中融入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元素。借助物联网技术,设备可以实时传输状态数据,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提前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提前干预,避免故障发生。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降低维修成本。例如,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整合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设备的异常模式,提前预警故障。

结语

总结全文,研究发现,新时期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需要兼顾效率和环保,通过科学管理策略与先进维修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绿色维护。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推动矿业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产业竞争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潜力,以应对更复杂、精细化的矿山设备管理挑战。

参考文献

[1] 林振兴.新时期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2] 何辉豹.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4年第9期0200-0203,共4页

[3] 杨振兴.矿山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9期0064-0067,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