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SOLO分类理论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设计探究

作者

钱红

常州市洛阳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设计领域,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设计现状,发现其同质化倾向问题。在理论支撑下,构建基于SOLO分类理论框架作业目标分层体系,探索出一套实践路径。借助SOLO理论能有效促进作业目标多层次构建,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需求提升英语学习效果。通过目标分层设计,既能照顾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又能促进优秀学生提升,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全面育人目标。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小学英语;作业目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其目标设计科学性直接影响教学成效。SOLO分类理论为作业目标分层提供新视角,该理论将认知结构划分为前结构、单一结构、多重结构、关联结构与扩展抽象五个层次,为英语学习目标差异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SOLO理论如何指导单元作业目标分层设计,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设计的同质化倾向

在目标定位方面,多数单元作业聚焦于知识记忆与简单应用,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层次规划。单元作业往往停留于课本内容复现,如词汇拼写、句型模仿等基础操练,高阶思维训练项目匮乏。难度设置呈现平均化趋势,未能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制定梯度目标,导致学习能力强学生感到缺乏挑战,基础薄弱学生则难以完成任务,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评价标准千篇一律,多以答案正确率为唯一衡量指标,忽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个体进步幅度,无法全面反映学习成效。作业目标与课程标准脱节现象普遍,未能紧密结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要求,导致作业功能弱化。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习惯套用教参或资料,缺乏主动思考与创新,对作业育人功能认识不足。

二、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构建

基于SOLO分类理论构建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体系,从认知层次、能力培养、任务设计三个维度展开。按照SOLO五个认知层次设置对应目标群:前结构层目标针对零基础学生,聚焦基本词汇识别与读音模仿;单一结构层目标关注单点知识记忆与理解,如掌握核心词汇含义、简单句型运用;多重结构层目标强调多项知识点整合,包括语境中词句运用、信息提取;关联结构层目标重在建立知识间联系,培养分析比较能力;扩展抽象层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应用,发展批判思维。各层次目标需围绕语言技能循序渐进,任务设计应体现螺旋上升特点:低层次任务注重结构清晰、指令明确;中层次任务增加开放度;高层次任务则强调创新性。在实际应用中教师根据班级学情,灵活设置三级目标:基础目标覆盖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提高目标面向中等水平学生设置适度挑战;拓展目标为优秀学生提供深度学习机会。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为例,该单元主题围绕假期活动展开,应该构建分层作业目标体系。基础层面(对应前结构与单一结构)设置词汇识记与基础运用目标,如识别并朗读核心词汇,掌握过去时表达,完成简单填空与连线练习;训练目标为能够按照范例描述自己过去假期活动,如基本句式表达。提升层面(对应多重结构与关联结构)设计目标包括: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完成四至六句连贯性段落写作,描述假期经历并表达感受;能够通过阅读假期明信片,提取关键信息并回答why、how等问题;能够比较不同假期活动优缺点,表达个人喜好与理由。拓展层面(对应扩展抽象结构)目标则引导学生开展假期规划项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包含交通、住宿、景点、活动等要素假期计划书;或创作一篇富有创意假期故事,融入文化背景知识;还能设计小组调查任务,比较中外学生假期活动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三、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的实践路径探索

实施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目标分层设计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前期准备、实施过程与成效评估三环节推进。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先需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明确单元核心知识点与能力培养要求;接着进行全面学情分析,了解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识别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然后基于SOLO架构设计梯度目标,形成目标分层矩阵。实施过程中采取共性+个性模式组织教学:共性部分确保全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个性部分则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或教师推荐完成不同层次任务。有效运用任务单引导学习,每份任务单包含必做题与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挑战难度。建立分层指导机制,对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及时支持,对优秀学生给予点拨启发。成效评估环节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进步程度,通过作业展示、同伴互评等方式考察学习效果。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为例展示分层实施过程。该单元主题为标识牌,教学重点包括公共场所标识理解与表达、情态动词用法等。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单元前测评,将班级学生按照英语能力划分为A(基础)、B(中等)、C(优秀)三个层次,了解各层次学生对公共标识已有认知基础。根据学情设计三层作业目标:A层学生能识别常见标识图形与文字,理解基本含义,使用简单句进行描述;B层学生能根据场景选择恰当标识,运用情态动词表达规则;C层学生能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相似标识文化差异,设计创新标识并说明理由。实施过程采用任务单形式,每位学生拿到包含三层任务卡片:必做部分为共同基础任务,选做部分设A/B/C三档,学生可跨层挑战。课堂中设计标识大搜索情境活动,不同层次学生承担不同任务,教师针对各层次学生提供相应支持与指导。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科学合理分层目标设计能有效应对当前作业设计同质化问题,通过构建前结构至扩展抽象五个层次目标体系,既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需求又促进全体学生英语能力提升。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注重目标设计针对性、层次性与整体性,关注目标实施策略与评价反馈机制建设。这种分层设计不仅改变传统作业模式更深刻影响教学理念与方法,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未来应围绕不同学段、不同主题单元目标分层精细化设计,以及分层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系等方面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陆文洁.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思维分层设计——基于SOLO理论的探索[J].英语学习, 2018(1X):4.

[2] 刘静.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思路[J].小学教学研究, 2025.

[3]包秋慧.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有效设计[J].小学生(下旬刊),2023,(1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