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研究

作者

王泽昌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本文依托浙江财经大学的调研数据,探讨了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之现状及对策。研究揭示,廉洁文化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自律至关重要,但当前学生对其认知不足,不廉洁行为时有发生。尽管该校已实施多项廉洁教育活动,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仍较单一。建议创新融合模式,采用融媒体技术增强教育实效;更新教育内容,融合反腐倡廉理论与传统文化精髓;强化师资队伍,注重专项培训与自觉提升。以此促进廉洁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整合,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廉洁文化;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均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要求,展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定决心。高校作为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廉洁道德修养,对民族发展与国家繁荣具有深远影响。鉴于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将廉洁文化融入其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丰富教育内容,又能培养廉洁自律品质。因此,本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廉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1.1.2选题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实践。廉洁文化的融入不仅充实了思政教育内容,推动其科学化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且有助于丰富反腐倡廉理论,培养大学生廉洁价值观,强化社会廉洁意识。此融合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框架,指导教育实践改进,强化学生道德品质,承担培养人才与政治任务。同时,廉洁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构建防腐思想防线,支撑高校文化建设,引领正确价值观培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诉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廉洁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主要围绕其必要性、内容、现状及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内容研究方面,学者结合中国社会现状、国家政策及大学生特点,提出廉洁文化融合的关键内容。例如,杨海晖等(2018)认为廉洁教育应联结中国传统文化;顾剑锋(2020)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及廉洁意识;刘诗林(2014)则提出全面的廉洁教育。在途径研究方面,学者积极探索将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师生协同合作、创新教育方法等。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廉洁教育研究领域范围广泛。在教育方式载体方面,各国采用多样化方式,如德国在宗教仪式活动中融入廉洁文化元素;哥伦比亚推行“椅子计划”;柬埔寨将廉洁文化知识融入课程;新加坡则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健全法制等方式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国外注重理论教学,将廉洁教育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取得有效教育效果。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文献综述与浙江财经大学实例调研,确定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之选题。首先,采用理论分析与访谈法,梳理现状,总结高校思政教育经验及问题。其次,依据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分析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最终,以廉洁文化教育为指引,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创新融入路径。技术路线图见图1.1

1.3.2研究方法

(1)归纳总结法:在总结学术界关于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现存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应对策进行分析,进而开展本文的相关研究。

(2)文献研究法:利用校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广泛搜集相关文献,分析整合现有研究,揭示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不足,为廉洁文化的融入提供理论支撑。

(3)访谈调查法:与浙江省高校思政工作者深入交流,全面了解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机制构建及存在问题,获取一手信息,以系统性总结教育活动的特点与难点。

(4)问卷调查法:针对浙江财经大学的教育主体,包括党务政工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设计“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直观揭示问题,高效获取研究所需信息。

1.4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1.4.1重难点

研究重难点在于定量分析廉洁文化融入的现状及对策,以及优化育人模式,完善廉洁文化建设,探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新途径。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内容缺乏、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等,本研究提出创新对策。

1.4.2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与方法。本研究将廉洁文化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用新视角剖析教育近况及问题。在运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增添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及案例分析法,力求客观真实掌握廉洁文化融入的做法及成效,构建整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及运作机制。

2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概述

2.1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核心价值,深植于历史土壤,于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廉为政本”、“公明廉威”等思想,彰显廉洁从政高德,传承为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当代社会,廉洁文化成为政治清明、经济健康、社会和谐的基石。政治领域,其增强政府公信,优化行政环境;经济领域,营造公平竞争,促企业诚信;教育领域,尤其高等教育,廉洁文化传播对塑造学生品德与法治意识价值重大,为培育高尚品德社会栋梁提供精神滋养,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2.1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

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系高等教育之核心,旨在塑造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其目标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道德法制教育等内容,融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教育等多元化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此过程既关乎个人成长,也是储备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关键。

3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3.1内容研究

廉洁文化的内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通过理论教学阐释其深厚底蕴,不仅树立正确权力观、价值观,还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演讲、征文比赛)营造廉洁氛围,社会实践则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廉洁风尚,强化社会责任感。此融合有助于培育具备高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3.2途径研究

实现廉洁文化的有效融入需多维度发力:优化课程设置,增设廉洁文化专题;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增强体验;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提升传播效率与参与度。这些途径共同促进了廉洁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石。

3.3载体研究

多元载体是廉洁文化融入的关键: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分别作为重要、关键、新兴载体,各自发挥作用。同时,榜样示范以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促使廉洁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提升其道德素质与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立军.论习近平廉政文化建设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5).

[2]李丹,孙立军.论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

[3]孙立军.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

[4]张欣,张广慧.规则与惯习的耦合: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