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者

谭群 田梨

临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1520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社会和民族复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地方红色文化作为具有特殊地域性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德育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能够有效驱动学生感悟本土红色人物革命精神,了解家乡革命历史和改革发展历程,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德育活动实践中,达成爱国精神和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目的。

一、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景点,打造“情浸式”德育教育活动

本土红色文化景点作为具有丰富红色文化的地方资源,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红色文化景点,打造“情浸式”德育教育活动,能够以引导学生感悟身边的红色元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例如,丁玲故居作为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的著名红色文化景点,教师可以利用线上VR 技术,打造“情浸式”情境体验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图文技术,引出毛主席对于丁玲的评价,即:“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化的导入方式,建立起对于丁玲同志的红色文化认同感。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图文技术,对于丁玲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进行文字化陈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活动参与动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思考问题,即:“丁玲同志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边通过 VR 技术,以引出虚拟化的丁玲故居场景的方式,引领学生通过虚拟讲解员的讲解,从“丁玲青年时期就投身于革命运动”和“丁玲在革命斗争中,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再到“丁玲笔作为武器,为人民发声,揭露当时社会黑暗面”的人生轨迹进行深入性沉浸式走访学习。最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在虚拟体验中,不仅感知到了丁玲身上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学生还在情境探究中,进一步领悟和深化理解丁玲身上的红色精神,从而达成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目的。

二、运用本土红色文化素材,打造“项目式”德育探究任务

项目式德育探究任务,作为具有学生自主化、协作化探究特征的学习活动,教师基于本土红色文化素材,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探究,能够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特色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感悟与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红色历史文化的理解。

例如,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景点,其中,包括丁玲故居、林伯渠故居纪念馆和江家坡渡槽等,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以组织学生小组实践的方式,布置项目式德育探究任务。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自由结组,形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依据本地的特色红色文化景点进行走访调查,完成寻找“我身边的英雄人物”德育项目探究任务。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通过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如期完成项目探究任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探究任务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选取代表,呈现项目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谈一谈活动实践体验感。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在本次活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到当地的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还在红色文化环境下,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发展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三、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情境,打造“表演式”德育表演活动

本土红色文化情境,作为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的抽象化体验活动,教师通过基于本土红色文化情境,打造表演式德育表演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强化自身对于红色文化的领悟和掌握,从而驱动学生在零距离感知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同时,能够深入性理解红色文化背景下的丰富德育内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的丰富红色文化景点,以组织学生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进行德育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革命人物的伟大精神。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希沃电子白板,对于林伯渠同志的革命抗争历史进行直观化视频导入,并在导入中,通过对于林伯渠同志投身革命与建设的英勇事迹以故事化的方式,借用图文思维导图进行不同时间线划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于林伯渠同志的革命时间线进行深入性分析的方式,依据本节的德育活动主题,即:“人民永雄永常在”选取不同历史事迹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践表演。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完成相应的编排和演练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上台进行表演。最后,学生通过实践化的表演,不仅能够在体验过程中对林伯渠同志的革命主义精神形成深入性的体悟,同时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先辈的优良革命精神,从而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良好的德育品质。

四、运用本土红色文化人物,打造“体验式”德育演讲比赛

本土红色文化人物作为具有良好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教育价值的红色资源,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本土红色文化人物,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对于红色人物生平和精神进行探究的方式,打造“体验式”德育演讲比赛,以引导学生通过抒发个体情感的方式,在思想上受到洗礼,感知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的林伯渠故居,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和学习林伯渠先烈的革命精神,进行德育演讲比赛打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走进林伯渠故居纪念馆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悟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精神。随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践探究任务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即:“今天的活动体验,大家有什么感悟吗?”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很快就激发内在的表现欲望,为此,教师进一步延伸引导性问题,即:“那就请大家通过写一篇作文的方式,谈一谈自己对于林伯渠先辈革命精神的认识吧。”最后,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以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轮流上台进行演讲的方式,驱动学生在演讲和倾听中,感悟革命人物的伟大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在认识到家乡革命故事的精神内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景点,打造“情浸式”德育教育活动、运用本土红色文化素材,打造“项目式”德育探究任务、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情境,打造“表演式”德育表演活动、运用本土红色文化人物,打造“体验式”德育演讲比赛。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能够点燃了学生对家乡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从而达成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德育的困境解读和脱困路径 [J].教书育人 , 2023, (23): 17-19.

[2] 刘辉 . 基于环巢湖地方文化的中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1, (11): 80-81.

[3] 周宏伟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探究 [J]. 名师在线 , 2021, (04):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