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研究
沈静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策略。通过分析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及其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为高中化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化学学科素养;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化学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化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综合体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已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学科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1.1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
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对化学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它融合了化学知识、技能、思维和态度等多个维度。化学知识是基石,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化学技能,尤其是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亲身实践、探索化学的奥秘;化学思维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与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化学现象的本质;而科学态度则贯穿始终,要求学生以严谨、求实的精神面对化学学习,勇于挑战与探索。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素养的完整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学生不仅能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更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与应用。
1.2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中的核心能力,它体现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备出色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问题关键,调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更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虽然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强调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首先,部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讲解课本内容和概念,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专门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往往不知如何下手,缺乏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一些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表现出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当遇到与课本不完全相符的问题时,他们便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最后,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不够全面和深入。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很多试题都是对知识点的直接考查,而涉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题目相对较少。这种评价方式导向下,学生和教师都更倾向于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当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加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比重。
3.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策略结合了具体案例,旨在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1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实验任务,如“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或“自制指示剂”等,来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一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按照教材步骤完成实验,还鼓励他们自主设计验证实验,通过对比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剧烈程度,让学生深刻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差异。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3.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团队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探讨“环境保护与化学污染”的话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应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笔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实践操作、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对能力。例如,在“水的净化”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并撰写实验报告。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能考查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化学学科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以及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积极尝试并不断完善这些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菲菲,黄明浩.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7):124-127.
[2]谢祖光.提高高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J].高考,2024,(07):125-127.
[3]李佳,李云爽,孙旭.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影响因素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9):61-67.
[4]张吴发.高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育策略[J].读写算,2019,(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