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临床观察与疗效评价

作者

孙长娟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院 1374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就诊的 100 例妇科炎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妇科炎症;临床观察;疗效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的 100 例妇科炎症患者,年龄 20 - 55 岁,平均年龄(35.5±5.5)岁。其中盆腔炎 30 例,阴道炎 30 例,宫颈炎 20 例,子宫内膜炎 2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炎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妇科炎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 20 - 55 岁之间;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根据不同炎症类型采用相应的西医治疗方法。如盆腔炎患者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阴道炎患者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阴道栓剂,如滴虫性阴道炎用甲硝唑栓,霉菌性阴道炎用克霉唑栓等;宫颈炎患者采用物理治疗或局部用药,如激光、冷冻、保妇康栓等;子宫内膜炎患者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

1.3.2 实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杀虫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同时,可配合中药灌肠、中药坐浴、艾灸等中医外治法。例如,盆腔炎患者可采用中药灌肠,药物由大黄、牡丹皮、赤芍、桃仁、芒硝等组成,通过直肠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阴道炎患者可用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等中药坐浴,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艾灸可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有一定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 =(治愈 +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白带量、颜色、质地,腹痛、腰酸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白带量、颜色、质地及腹痛、腰酸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恶心 2 例,腹泻 1 例,皮疹 1 例;对照组出现恶心 5 例,呕吐 3 例,腹泻 2 例,皮疹 2 例。

3 讨论

妇科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其发病原因主要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妇科炎症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药物,以及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对于一些慢性炎症,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中医认为,妇科炎症属于 “带下病”“腹痛”“阴痒” 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等。中医治疗妇科炎症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杀虫止痒等功效,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同时,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灌肠、坐浴、艾灸等,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症状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妇科炎症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尚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敏.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不孕症诊治“一二三四”理念[J/OL].中西医结合研究,1-6[2025-03-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789.R.20241224.1602.002.html.

[2]魏文悦,伍娟娟,甘雨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24,20(07):234-240.

[3]王娟.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对策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0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