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作者

付子元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理念。小学音乐课程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多重任务。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如何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构建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且富有时代特色音乐教学体系,成为当前音乐教师需要解决问题。

一、创新教学内容,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选择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贴近儿童生活经验音乐素材,引导学生在熟悉情境中感知音乐要素,体验音乐魅力。将儿童民谣、童谣引入课堂,通过亲切旋律引发学生共鸣,培养音乐感受力,拓展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构建多元文化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将民歌、戏曲、器乐等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教学,适当引入世界各国经典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形成多元文化理解。打破学科壁垒,推进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如音乐与语文结合开展诗词吟唱,音乐与历史结合感受不同时期音乐风格变迁,音乐与科学结合探索声音原理,实现知识跨学科整合。

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构建螺旋上升知识体系,低年级侧重音乐基础感知与兴趣培养,中年级注重音乐表现能力提升,高年级强调音乐鉴赏能力与创造力培养,形成层层递进课程结构。关注音乐理论与实践技能平衡,通过歌唱、律动、演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音乐知识,提升音乐表现力。融入地方特色音乐资源,挖掘本土音乐文化价值,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与时代化统一。创新教学内容不仅停留在表面素材更新,更应深入思考核心素养目标指向,构建全面均衡、富有层次音乐课程内容体系。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推行项目化学习方法,将音乐学习组织成主题明确项目任务,比如设计校园音乐节项目,学生需要学习歌曲演唱、编排节目、设计海报等,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全面提升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引入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如设计音乐接力棒游戏,学生在游戏规则引导下自然掌握节奏感与合作意识,开展猜猜我是谁音乐片段识别游戏,提升音乐记忆力与鉴赏能力。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音乐情感,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营造江南春夜意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意境美。探索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小组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创作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如多媒体展示、数字音乐软件等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增强教学直观性与互动性,尤其是可借助 AI 技术开发智能音乐学习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即时反馈。还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互补,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引入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音乐规律如引导学生探究不同乐器音色特点、音乐表现手法等。重视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音乐禀赋与学习特点提供多层次学习任务与评价标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与进步。

三、创新教学环境,丰富实践体验

优质音乐教学环境应突破传统固定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空间布局,满足不同教学活动需求,现代音乐教室可设置功能分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场所。完善音乐教学设备配置,配备优质音响系统、多媒体设备、常用乐器等硬件设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重视民族乐器配置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建设数字化音乐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构建结构化、系统化资源体系便于教师调用与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设立音乐文化长廊、举办定期音乐会、组织音乐社团活动使音乐教育延伸至课堂外,形成浸润式音乐环境。拓展校外音乐实践场所,与社区文化中心、音乐厅、博物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观、演出、交流开阔音乐视野与体验渠道。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音乐教学环境创新关键环节,通过引导家长支持参与学生音乐学习,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音乐教育网络。邀请专业音乐人、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展专业指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与音乐专家近距离接触机会,构建虚拟音乐学习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音乐学习资源。创设音乐创作实验室,配备数字音乐制作设备为学生音乐创意提供技术支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音乐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创新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促进跨学科学习环境建设,将音乐元素融入其他学科教学空间,实现学科间自然渗透。建立音乐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音乐学习轨迹形成过程性评价环境,创设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连接世界各地音乐课堂拓展学生全球音乐视野。音乐教学环境创新不仅是物质条件改善,更是教育理念转变与教学生态重构,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音乐实践平台,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结论:探讨音乐教学创新路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音乐实践体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构建开放多元音乐教育生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培养审美情趣与人文情怀。未来音乐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深化课程整合推动学科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互联网 + 音乐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更加丰富、高效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芬蓉 .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J]. 华夏教师 ,2025,(03):120-122.

[2] 罗艳梅 .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方法探析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二).鄂旗大雁镇第二小学 ;,2023:622-628.

[3] 宋 正 玲 . 核 心 素 养 下 小 学 音 乐 创 新 教 学 的 新 思 考 [J]. 北 方 音乐 ,2019,39(1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