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王莹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市 400020
摘要: 大唐重庆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执行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人才强企工程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引擎,公司的主要业绩指标和人力资源价值均稳步提升,为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建成集团公司“一流区域公司、标杆企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字:人才强企、高质量发展、国企改革、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分公司“十四五”战略目标任务,高质量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为集团公司建设“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和大唐重庆分公司建设“一流区域公司”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支撑。
一、总体概况
近年来,大唐重庆分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涵盖水电、风电、火电、光伏等多种能源形态的大型能源企业,总装机428万千瓦,其中水电和风电装机均为区域排名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占重庆市清洁能源总装机的45.08%,资产规模达到260亿元,截至2023年末,重庆分公司在岗员工1179人,平均年龄35.9岁。学历结构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约70%。
大唐重庆分公司新时代干部人才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构建。国企深化改革要求建立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出了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建设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中长期激励等重点任务,为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目前集团公司和分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优化配置力度,确保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人才的关键支撑和保障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要加快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勇于创新创造的一流人才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唐重庆分公司自2003年入渝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人才队伍数量和结构总体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仍然比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和用工效率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分公司在“十四五”末,预计新增装机305.4万千瓦,新增装机参照集团十四五末用工效率标准,用工总量需求很大。重庆分公司目前总体用工效率2.8人/万千瓦,虽优于集团“十四五”人才规划目标,但风电和中小水电受小、散、远以及生产管理模式等因素影响,高于集团目标水平。
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岗位结构不均衡。与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相比,经营管理人员占比31.25%。较集团公司平均比例明显偏高。另一方面是专业结构不完善。传统电力板块机械、热动、水动专业人员缺员占比相对突出;随着新能源迅速发展,新能源、工程造价、土建、前期等方面专业人才较为薄弱。三是职称及技能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初级以下职称以及技能人员无技能等级人员占比均较大,需要加强员工职称和技能等级取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
三是高层次人才缺乏。截至2023年底,分公司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仅4.23%;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15.4%,技能岗位人员中具有技师及以上的职业技能等级员工占比6.7%。首席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亟待培养。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智慧能源、储能等新领域高层次技术人员较缺乏。
四是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通过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并持续推进,重庆分公司系统内部基本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但仍存在人才引进和内部流动机制不畅通、激励保障措施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落后以及内部培训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
三、实施人才强企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总体思路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分公司“十四五”战略目标任务,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为主线,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补齐短板,推动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决贯彻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和中央人才工作有关要求,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着力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二次创业”新征程上来。
二是要坚持战略导向、服务大局。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服务保障于改革发展和中心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打造“两个重庆”和建设一流区域公司的目标,为新能源发展以及智慧能源等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三是要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协调。全面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精神,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三项制度”改革和“四能”机制建设,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积极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创造政策条件。
四是要坚持突出重点、创新驱动。突出市场化方向和问题导向,面向电力市场、科技创新前沿、重大科研专项、核心技术攻关等需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全力激发人才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创造活力。
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才管理工作,实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快青年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招聘要坚持坚持“品质招聘”,确保研究生比例保持在10%以上,本科及以上保持在95%以上,注重加大“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储备力度。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指导新入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分公司统一组织新员工入职教育,各基层企业对新入职员工和转岗员工全面实施导师带徒制度,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使员工尽快转变角色、胜任岗位要求、融入企业文化。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建立各级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完善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完善优秀年轻干部滚动发现机制,加强入库干部跟踪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技能认定,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形式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不断加大高技能“大唐工匠”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是加强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技能素质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技能大唐行动”,分级分类培育技能人才,培养一批发挥技能攻关、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等作用的技能专家人才队伍,适时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结束语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我们要通过高质量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提高用工效率、优化管理模式等方式确保实现用工总量与分公司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效能显著提升,人才素质持续提高,为重庆分公司实现“十四五”末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