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张彬 赵镜红 夏益辉 杨律 熊义勇 严思念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市 430030
Abstract: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knowledge ability value”based on the cours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y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ing evaluation mechanisms, and other measures, the organic un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achieved.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after the reform,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courses has increased to 92.3% , their recognition of engineers’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increased by 26.5% , and their employment rate in national key industries has increased by 18.2% , providing a replicable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engineering courses.
Key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reform in education; Value guidance; Engineering Ethics
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课程内容,建立了以”科技报国、工匠精神、工程伦理”为主线的思政教育框架。在理论教学方面,将我国特高压输电、高铁牵引系统等重大工程案例融入专业知识讲解,如在变压器教学中引入 ±1100千伏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研发历程,展现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担当。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设置工程伦理案例分析专题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双师”培养计划,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备课,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采用”案例浸润 - 情境体验 - 项目驱动”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入。案例教学方面,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如通过分析三峡电站发电机的国产化进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讨论某核电站冷却泵电机故障案例,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情境教学方面,组织学生参观重点企业,与”大国工匠”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项目式学习方面,设置”高效节能电机设计”等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保等因素,培养系统工程思维。这些方法使思政教育如盐入水,避免了生硬说教。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成效
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既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又重视价值引领的效果。在评价内容上,新增”工程伦理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维度;在评价方式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毕业生跟踪等多种方法。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学习成绩平均提升 12.5% ,对”工程师社会责任”的认同度提高 26.5% ,到电力装备等重点行业就业的比例增加 18.2% 。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明显增强。这些成果表明,课程思政改革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四、问题反思与改进方向
改革实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的融合还不够自然;缺乏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工具;个别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认知偏差。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提升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研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估育人效果;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同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推广优秀教学案例,促进经验交流。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电机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探索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实践证明,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不仅不会影响专业知识传授,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未来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工程师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Z].2020.
[2] 汤蕴璆 . 电机学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3] 中国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R].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021.
[4] 王建国 . 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5] ABB 集团 . 电机技术发展趋势白皮书 [R].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