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书写的力量: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作者

黄蔚

南京市高淳区滨湖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想让小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必须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从激发兴趣开始,再引导学生观察,最后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顺畅。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创新

1.引言

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单一,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写作,因为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根本无从下笔。所以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需要创新,在创新中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书写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写作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等等多种素养。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创新刻不容缓。

2.传统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生写作文被动性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只是让学生根据什么写一篇什么作文。比如根据看到的景色写一篇作文,很多学生写的景色都是“公园”、“湖水”这样的场所。但是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色只有这些吗?早上吃饭的时候遇到的早点摊、在路上看到指挥交通的警察、年迈的老奶奶拄着拐过马路等等都是看到的景色,传统的教学将每一个词语的意思都固化、僵化,导致学生写作的时候被限制。“被动性”成了写作的代名词,学生不喜欢写作,甚至看见作文题目就开始犯愁,这都是学生被动写作的表现。

2.2小学生写作缺乏趣味

无论是写什么题材的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死板的教学,不会利用角色扮演、情境演绎、多媒体信息等多种教学手段,单纯的让学生看优秀作文,仿写句子,写出的作文呆板无趣,优秀作文写人物会写“我的奶奶今年七十多岁了,头发灰白,是个诙谐的小老太太”,学生写的所有关于人物的表述都是“我的什么什么今年多少岁了,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直接将看到的人物各方面平铺直叙的写出来,缺乏趣味。

2.2小学生写作素材缺失

当下课文教学处于传统的教学状态,小学生没有接受过大量关于写作学习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并没有经历太多,所以脑中的写作素材有限,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只是文字的堆砌。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句型和词语,因此只有不断加深小学生自身的素材搜集和总结能力,才能够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3.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3.1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会有一种“想写但写不出来”的感觉,写的作文像流水账。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不是单纯为了凑字数而写的流水账。师生对写作情境要共同创建,在作文课导入的时候就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同时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当时的感受想到之后写在作文里面。比如,给出的作文命题是“父母对我的爱”,这样的命题很宽泛,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都是谁在辅导功课,辅导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你觉得父母陪着写作业是对你的爱吗?还可以结合图片、画面、音乐、视频等等,让学生能够和创设的情境产生共鸣,再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入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通过观察,模拟等等。写作最关键的是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想法,才能够真正从写作中获得愉悦感,写作技巧是点睛之笔,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作文的逻辑关系捋清楚。

2.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写作第一大要素就是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教授一些简单的“模板”,写作时大部分是“有一天.........”,在小学语文的写作中,有许多写人、物、景等的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简单的“洗手”这样的行为,有一些学生能表述“他急急忙忙跑到水龙头前,发现没有能够转动的把手,他尝试着把手伸到水龙头下面,呼的一下水就下来了,他赶紧开始洗手。”而有一些学生的表述是“他去洗手”。从这样的对比能够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同样都是“洗手”的场景,观察仔细就能发现,“他”不知道水龙头是感应的,所以会有寻找的动作。从这样的点开始发散“为什么没有注意到?”、“急急忙忙洗手是为什么?”通过观察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有了素材,在写作的时候就能提取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鼓励学生观察,鼓励学生积累素材,充分激发写作的热情才是作文的本质。

3.2创新任务驱动教学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作文的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不同年级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除了教材之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在教学一年级,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吧”等活动,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四年级,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语气的变化感受到情绪。

2.设计创造教学任务

写作文不是短期内可以练成的,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任务。在学生的写作中,从教学任务出发,阶段性完成小任务,比如帮助学生认识到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创设情景让学生联想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任务。对教学任务从容易到困难进行分层,让学生可以选择,教学任务要分层化、个性化设置,在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之后,从教学任务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慢慢理解写作文的乐趣和技巧。

3.3引入信息技术助力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引入信息助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多媒体资源丰富,许多情境都可以展现。通过互联网找寻一些影视片段、音乐、图片等,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写作。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适当关注新闻,能够让他们对周围世界有所思考。“作文”就是一张白纸,学生是添彩的作者,所取用的颜色就是学生获取的信息,可见写作资源的重要性。俗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也得脑中有东西,才能够下笔如有神。而且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作文互助平台,让学生们可以在平台上沟通写作技巧、心得等。

3.4强调写作过程与反馈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首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本,及时给学生的作文方向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依然是套用公式,老师就要和学生面对面沟通,引导学生往更发散的地方想,并让学生掌握这样写作的思路;其次,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给予反馈,也能够变相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意得到教师认可,会更积极主动去挖掘自己的创意潜力。对小学生的作文反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表达和结构是否合理,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

4.结论

小学生作文的创新策略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激发兴趣、拓展阅读、培养创新思维和多元评价等方式,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成为充满创意的小作家!

参考文献

[1] 龙琦.体验让写作更精彩——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好日子, 2023:40-42.DOI:10.3969/j.issn.1671-2609.2022.35.014.

[2] 陈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摭谈[J].新课程研究, 2023(14):81-83.

[3] 夏紫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4.

[4] 王洁."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析[J].  2024.

[5] 莫若男.构建互动课堂,增强教学实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 2023(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