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育并重
高杉
英山县白石坳小学 438700
摘要: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是在班级管理和生活教育中科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管育并重教学模式是兼顾教育与管理的教学模式,其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道德品质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成长中获得责任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运用管育并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辅助班主任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重点探究了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管育并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
(一)德育工作民主性不强
通过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在管育并重教学模式的运用中,依然存在民主性不强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班主任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导致开展的德育工作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班主任成为教育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此种不平等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德育工作的民主平等开展。二是部分班主任未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权,导致学生在德育解读和学习过程中缺乏选择权和决策权,只能按照班主任设定的要求开展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极大影响,且过于关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四是部分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在权力结构上存在不平衡性,未赋予学生参与和监督的权利,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公正性和民主性。
(二)工作过于侧重管教
从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效来看,工作开展过程存在严重的偏向性,工作过于侧重管教,未能实现管育并重。此种偏向性,将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及创造力培养。部分班主任过于重视规范化的教育管理机制,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此种过度管教的模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此种管教模式班主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而忽视其个性发展,极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另外,此种侧重管教的模式,往往会让班主任德育工作按照统一的计划和内容开展,而欠缺对教育适应性的考量,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对潜能的激发与驱动,难以让学生快速形成社会适应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强化认识,明确德育工作方向
将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能够通过有效实施,让班主任德育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效。具体的管育并重教学模式中,需要经过详细的教学设计,方能保证发挥出管育并重教学模式的效用,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首先,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管育并重教学模式,能够理解班主任工作中“管”与“育”的关系。部分班主任以往在班级管理中塑造的严厉的形象,已经与现阶段的德育工作不符,因此班主任要塑造更为良好的育人形象,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其次,班主任要为德育工作开展做足准备。以往由于部分班主任教育管理经验不足,开展的德育工作较为随性,难以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或冲突。其中,要着重明确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向,并采取适当的策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级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依托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让其形成自我管控和自我认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其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班主任要关注引导和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得到修正。
(二)以身作则,形成德育工作示范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开展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道德修养的引导。当班主任发现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时,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让德育工作更具准确性。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的约束力不强的情况,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活动,开展相应的规则意识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把握尺度,实现管育并重
将管育并重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还需要班主任严格地把握管理尺度,有效平衡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方能保证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首先,管育并重教学模式中,班主任需注重教育与管理的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均衡地看待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业成绩,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过程;另一方面,要均衡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进行监督,并形成均衡性的支持与指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避免过于严厉的管理对学生内心产生伤害。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存在差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特质,让其能够获得智慧潜能的激发。班主任可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差异化的德育策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培养。另外,班主任需注意在德育工作全过程实施适度的指导和干预,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自主权,让其自主地进行道德品质的提升,并在实践中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及时地完成自查,对于自身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改正。其中,班主任需与家长建立较为紧密的关系,利用家校合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即时性的互动沟通,让班主任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后续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增强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结语
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还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具体的管育并重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关注自身的言行举止,发挥表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利用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伟.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43-145.
[2]林旭.德育在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策略[J].教育家.202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