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动态创设
蔡坤菊
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 河北省保定市 074000
引言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学习的平台,让幼儿在互动环境能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当然,体现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状态是多样的、灵活的、不断改变的。所以,为充分发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动态创设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
1.1 促进身体发育,提升健康水平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充足的户外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安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室外自然环境中的阳光、微生物、空气等内容都可以提升幼儿的免疫力,提升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主游戏的户外性也为各种运动元素提供了空间。幼儿正处于身体高速成长的阶段,充裕的户外游戏时间从不同路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培养综合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户外自主游戏可以全方位培养幼儿初步的综合素养,锻炼其基础性学习能力。游戏与学习具有共通之处,两者同为在一定规则下,通过决策、理论学习、能力训练等需要主观意志参与并付出努力的行为来达到某一目标的活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能力与素养,如面对困难不言放弃、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失败后及时调整策略、合理借助外界工具与资源等。这些内容可以迁移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2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动态创设策略
2.1 明确游戏活动规则,保障幼儿安全
相比室内游戏,户外自主游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幼儿安全问题、活动秩序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进程与质量。对此,幼儿教师需要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设定明确的游戏活动规则,最大程度避免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出现安全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具体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规则如下。一是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二是随着游戏的进行及时调整游戏规则;三是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设定分层游戏规则。例如:在开展“闭眼前行”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应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共同对该项游戏活动的规则进行调整,如有的幼儿提出要在游戏中增加“引路人”的角色,全程陪伴在蒙眼幼儿的身边,以此保护蒙眼幼儿的安全;有的幼儿提出要减少游戏环节的障碍物数量,以此降低蒙眼幼儿出现摔伤的概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优化,而且能够增强幼儿的主体性,切实保证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安全。
2.2 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打造多样化的游戏区域
游戏材料是户外自主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基于观察到的幼儿兴趣和需求,选择多样化、开放性、可塑性的材料,如木制积木、塑料玩具、沙水玩具等,打造多样化的户外游戏区域,地面可以铺设不同材质的基础,方便幼儿搭建以及满足不同游戏的需求。例如,在打造建构区时,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积木、纸盒、易拉罐等建构材料,地面可以铺设柔软的草坪或硬质地面,方便幼儿在搭建探索不同的场地时感受有什么不同。在创设户外角色扮演区游戏环境时,老师可以设置娃娃家、超市、医院等场景,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投放相应的道具,如娃娃、玩具餐具、收音机、听诊器等,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在游戏中进行语言表达、社会交往。
2.3 创设富有挑战的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户外活动空间,通过自然与人工元素的巧妙融合,为幼儿提供既安全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游戏场域。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与关卡,既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又应避免因难度过大而使幼儿产生挫败感。教师可以利用自然地形、沙土、水域、石块等自然资源,结合滑梯、攀爬架、平衡木等人工设施,构建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在环境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不确定性”元素,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产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行为,及时调整环境的挑战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长,使幼儿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实现了从感知体验到认知深化的过程。
2.4 关注分层游戏环境,构建自主游戏体系
不同幼儿的生活经历、身体素质、游戏偏好等存在差异,因此为保证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质量,教师要从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入手,设置梯度自然环境,分区开展同类型游戏活动的同时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或提高游戏难度,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例如,以体育运动类游戏为例,教师先与幼儿互动,确定幼儿准备进行体育类游戏活动后,审视幼儿运动能力,发现部分幼儿的体能素质较差、肢体协调性差,经常摔倒,部分幼儿的运动能力较强,喜爱运动。不同幼儿之间的运动能力差异较大,一味按照统一标准组织自主性游戏活动,反而会影响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质量,因此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和体育运动游戏需求,打造梯度自然环境。面对体能素质较差的幼儿,教师提前勘探土坡、沙坑、树丛等场地,设计爬坡、躲避丛林障碍、匍匐爬绳网、大自然捉迷藏等运动游戏,让户外游戏适配自身真实情况。
2.5 引入多元化游戏项目,增加教育内容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一系列创新游戏项目,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自然探索区让幼儿直接接触自然元素,通过观察植物生长、了解昆虫生态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科学实验区鼓励幼儿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流动实验、色彩混合实验等,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结合各类游戏项目设计了相关的教育活动和主题课程,确保游戏与学习相结合,使教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这些多元化的游戏项目和教育内容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游戏体验,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应加强户外自主游戏设计与实践,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的户外空间,并在开放的环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实现学习品质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金 .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的调查研究 : 现状、问题及对策 [J]. 榆林学院学报 ,2022,32(6):110-115.
[2] 梁雪春 .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J]. 亚太教育,2024(19):43-45.
[3] 曹志超. 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与支持策略[J].教育观察,2024,13(18):76-79.
[4] 程绍莲 , 魏菱 .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探析 [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37(4):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