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闽西文化遗产于干部培训中的“文化记忆”活化路径

作者

饶文心

中共长汀县委党校

摘要:研究通过分析闽西历史文化遗迹、红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出在干部培训中融入地方文化专题课程、跨学科融合文化元素等优化课程设计的方法。同时,创新情景模拟教学和案例研讨等教学手段,强化干部的实践参与,如实地考察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研究发现,文化记忆的活化能够提升干部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他们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闽西文化遗产;干部培训;文化记忆;活化路径;地方文化传承

一、引言

闽西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是地方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干部培训中引入闽西文化遗产,活化其文化记忆,对于培养具有地方文化情怀和文化传承责任感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干部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还能增强干部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在工作中更好地推动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

二、闽西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一)历史文化遗迹

闽西留存着众多古老的建筑、遗址等,如土楼建筑群。这些土楼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功能闻名,体现了古代闽西人民的居住智慧和家族聚居文化。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建筑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二)红色文化资源

作为重要的革命老区,闽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从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会议旧址、战斗遗址到英烈事迹等,如古田会议旧址。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彰显了闽西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无畏和重要贡献,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当代干部奋斗的精神源泉,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至关重要。

(三)传统民俗文化

闽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民间艺术(如客家山歌、木偶戏等)、传统手工艺(如连城宣纸制作工艺、上杭竹编等)和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和文化创造力,是维系地方社会情感的纽带,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增强文化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闽西文化遗产在干部培训中的活化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计

开发专门的长汀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涵盖长汀的历史文化遗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知识。邀请当地文化专家、学者授课,深入讲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使干部全面了解长汀文化记忆的脉络。例如详细剖析长汀古城墙的建筑特色、历史变迁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与保护挑战。长汀古城墙始建于唐代,历经多个朝代修缮和扩建,沿汀江而建,蜿蜒曲折,气势恢宏,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是长汀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和长汀人民的坚韧精神。

还有深入挖掘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云骧阁、辛耕别墅等重要革命旧址背后的精神实质和对当代干部工作的启示。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 年 3 月 18 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这里见证了长汀在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奋斗精神,可为当代干部在工作中提供精神动力和榜样示范。

(二)创新教学方法

借鉴情景模拟教学法,创设与长汀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场景。如模拟长汀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开发决策场景,让干部扮演不同角色,参与景区规划、宣传推广、游客服务等环节的讨论与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干部能够深入理解长汀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例如干部可模拟景区管理人员、导游、文化专家、市场营销人员等角色。作为景区管理人员,需考虑如何合理规划景区的游览路线,在保护旧址建筑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导游则要深入了解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历史背景、革命故事等,生动形象地向游客讲解,让游客深刻体会到当年革命的艰辛与伟大;文化专家负责对景区内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和解读,为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提供专业建议;市场营销人员要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同时还要考虑如何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共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景区发展方案,深刻体会长汀红色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价值。

(三)强化实践活动

组织干部实地参观长汀的文化遗产地,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旧址、云骧阁、辛耕别墅、汀州古城墙、店头街等。在参观过程中,配备专业导游或文化讲解员进行详细讲解,让干部亲身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历史厚重感。安排干部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居民进行交流,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增强干部对文化保护工作的感性认识和责任感。

在参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时,干部可以深入了解当年苏维埃政府的运作模式、制定的政策以及对当地和整个革命事业的影响,同时与旧址的保护工作者交流,学习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展示革命历史文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思考如何在其他文化遗产地更好地展现历史文化内涵。

四、结束语

文化记忆的活化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实践,更是干部能力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通过将闽西文化遗产纳入干部培训体系,既能够提升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创新能力,又能在地方治理中更好地推动文化保护与发展。未来的探索需结合科技创新和多方协作,进一步挖掘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林莹.闽西苏区干部教育的探索与成效[J].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3,3(01):52-60

[2]陈敏薇.红色集体记忆在图书馆的建构——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闽西革命史珍稀史料集》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4,7(1):25-3036

[3]叶菲,叶晓晓.情景模拟教学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4,(39):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