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协同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作者

鞠玉彬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东碾疃学校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在家校协作的情况下,如何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途径。本文论述了家校合作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沟通方式、拓展活动形式方面,探讨了家校间的有效沟通,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家校协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路径

引言:

小学是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受到关注。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德教育实施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更新德育理念

在德育工作中,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倾向于灌输,而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则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兴趣、爱好、需求和价值都是不同的。德育要改变从“教导式”转变为“引导式”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自我认识、管理、适应能力的教育。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用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在以前的德育教育,都是把对错直接讲给学生听。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后来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更新。在课堂讨论中,对于学生之间会发生争执,教师并不直接指责,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以友善的方式化解冲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引导,学生不但懂得了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还懂得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班级吵架的情况也大大降低了。

二、创新家校沟通方式

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是以家长会和家访方式,这种交流的方式比较单一。班主任创新了与家长的交流新模式,通过微信、 QQ等聊天软件使得家长和学校在短时间快速的交流,通过线上举行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活动,不但能提升家长的参与程度,还能让家长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教育心得,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如班主任,她创建了班级微信群,除了每天的功课提醒外,她也会在群里分享一些教学信息,以及学生在校园中的美好时光。教师线上举办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家长会。家长交流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线上家长会,家长不但能了解学生德育教育问题,而且加强了家校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三、丰富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形式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力量。拓宽家长在德育教育中的参与方式,使家长在教育中的资源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德育活动的策划、组织社会实践上,由传统的家长进教室讲课,转换成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的内容。让家长成为德育工作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可以使家长对德育教育观念和教育开展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一个更加完整的德育体验。

如班主任请来了一名消防队员的家长,给学生上了一个关于防火安全的讲座。家长不但带来了专业的灭火器材,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示范演示,向学生介绍了火灾的危险和防范措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火灾的危害。这种以家长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四、创新德育活动形式

以主题班会和国旗下演讲为代表的传统德育教育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对德育教育活动进行创新。通过文化节、科技节等多种形式,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创设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的体验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道德规范。

教师在班上组织了一个“文明礼貌小明星”的评选。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了“爱心大使”的评选标准,其中包括:文明礼貌、爱护环境、乐于助人等。活动中,学生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赢得分数,并在每周选出一位“校园小明星”。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在班级掀起了“做好事,讲礼貌”的热潮。

五、建立家校协同评价机制

建立“家校合作”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传统的德育教育评价主要是由学校来进行,缺少了家长的介入。建立“家校合作”的评价机制,要将“校”与“家”的评价相结合,建立“家校合作”的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定期评价和反馈,使家长和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道德成长情况,共同调整的教育策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建立了一套家长与学校合作评价体系。每个月,校方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行、社会实践、各方面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例如在道德品质上,教师会注意到学生在班上的表现,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关注的是学生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对待长辈的态度等。通过这种合作式评价体系,可以使家校紧密的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家校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改革,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只有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家长参与形式,创新活动形式,构建协作评估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羊桑梓. 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18):130-132.

[2]李琪. 基于家校联动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