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探究
代熙
重庆市永川兴龙湖小学校 重庆永川 402216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度学习的思想和研究一直存在,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深度学习更是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在小学数学文化领域也是如此。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当精心准备多样且有效的教学形式,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巧借追问、拓展练习等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获得“学得真”且“学得深”的真学习,让深度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辩证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与现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并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对所学知识从表面感知到深层理解,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培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深度学习,在激趣中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作为一种自发且可持续的力量,能够在无形中促进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造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对数学文化学习产生好奇心,从而为深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在教学“破解美的密码”时,教师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挑选美的素材,创设有趣教学情境,教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接着出示一组美丽的建筑胜照片让学生欣赏,教师顺势提问:“如果你认识这些地方,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上海东方明珠塔、自由女神像、印度泰姬陵)。学生就会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在学生有深刻触动时,教师指出:“像这样美的建筑还有很多,(出示建筑图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美的密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破译它。由于时间原因,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这三个建筑。”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美的事物,但人们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同样的事物,有的人认为美,有的人认为不美。所以教师在众多美的事物中精心挑选了被世人公认的几个著名的美丽建筑,在开课伊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探究美的奥秘的欲望,既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文化底蕴,又培养了数学素养。
二、自主探索形成深度学习,在研学中促进学生发展
探索在学生的学习数学文化的道路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影响。故此,教师在教学中,需依学生心理特质与认知能力,精心设计多模式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观察、思考、操作和表达,从而将视觉感知、思维运作、动手实践与言语交流及情感体验融为一体,以此不断推动深度学习,达成对知识的自主发现与创造性再造。
如探索“神奇的小不点”时,教师非常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节课的主题规律,给足了学生空间,让其自主探究,选择一个小数点移动的方向进行研究,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小数是学生写,移动方向也是学生定,同时又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小数点移动后变成了什么数呢?它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让同学们在表格中对应的地方填一填,有困难的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通过前后对比,利用计算器工具,这些都是学生研究的“脚手架”,最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们快乐地交流、分享着自己的探究成果,有思考,有完善,有补充,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探究与表达机会。这样留给学生更宽广的空间,正是新课改以来倡导的学生观,以生为本,促生发展。
三、巧借追问内化深度学习,在启迪中促进学生发展
加波普尔认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此观点在教育中得到广泛认同,即问题驱动学习的重要性。然而,真正的深度学习需要的是那些能启迪思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策划提问环节,将问题设置在知识的交汇点、教学重难点处以及学生困惑之处。同时,通过探索本质、揭示规律等方式,把握数学文化课堂的焦点,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以实现持续的、深入的学习探索。
例如,教学“货比三家不吃亏”这节课时,课前展开商场促销活动调查,唤起学生的购物记忆,以“妈妈为什么要多看几家”的设问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来分析、理解,也让学生初步地感知了“货比三家不吃亏”。然后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模拟性地体验购物过程,进而总结“货比三家”比什么?比价格,比促销活动,比哪家更划算 。接着带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商场常见的促销活动,“满300送300”以“难道不要钱吗”的追问较好地引号学生的分析、思考、争辩,再以 “这个活动最合算时相于几折?最不合算时呢”的问题导向,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以“打折”为媒介,找到“满300送300”就是从5折——不打折这一促销活动的数学实质,紧接着提问:“满500送300和满500省300是一样的吗?各自在最合算时相当于打几折?”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平时没有深思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有点困难 ,教师的“追问”,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较好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了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透彻。
四、拓展练习强化深度学习,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
练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巩固所学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安排适量的基础练习和综合练习。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需要适时地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这些练习应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提升。[5]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能够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教学“挖宝藏”进入课堂尾声时,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做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前面构建的获胜秘诀,自行设计一个抢数游戏:两人从1开始依次轮流报数,每人每次最少报( )个数,最多报( )个数,谁先报到( )谁就获胜。接着同桌两人在小组内玩一玩,一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游戏中所蕴含数学知识的掌握,二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再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学生互动创造游戏后,教师借机向学生介绍数独、幻方、九连环、华容道、一笔画等数学游戏,让学生感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真正落实数学文化课堂的育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帮助学生建立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深度学习”在数学文化课堂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关键在于教师以深度的教法引导学生。教师需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心设计并探索课堂教学形式,不断追问、练习,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这样的轻松和谐氛围中,学生们经历观察、思考、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从而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浸润数学思想。如此,才能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邵文川 .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14-115.
[2]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3]屈佳芬 .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策略[J]. 教学探索,2017(10A)
[4]斯苗儿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J].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俞正强 . 种子棵:一个特级教师的思与行[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