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侯燕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小学校 408200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角色,其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质量。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家校沟通形式化、班级文化建设同质化、学生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教育管理理论与一线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助力提升班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一、构建多维协同育人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行为受环境与社会互动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致性教育环境,帮助其形成稳定且积极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认知。美国学者科尔曼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进一步指出,通过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能够构建起促进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网络,为学生成长提供持续动力。这些理论为构建多维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探索方面,小学班主任创新推出 " 家校共育积分制 ",将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学习等纳入积分体系。具体而言,家长参与亲子阅读分享会、参与班级卫生值日、参加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行为均可获得相应积分。每月通过班级公众号公布积分排行榜,并对表现突出的家庭授予 " 教育合伙人" 称号,以此激励家长深度参与班级管理。在筹备校园科技节时,该班主任充分发动家长资源,邀请在科技馆工作的家长协调专业讲解员入校开展科普讲座;同时联动社区,邀请社区科技志愿者指导学生制作科技作品。这种多方联动的管理模式成效显著,活动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测评优秀率提升 32% ,家长满意度达 95%⨀ 。通过 " 家校共育积分制 " 的实施,不仅有效整合了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更形成了家校社良性互动的管理新模式,为学生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环境。
二、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归属感作为人类基本心理需求,对个体认知发展与情感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隐性教育资源,能够通过环境创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途径,有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构建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杜威的 " 做中学 " 理论则为班级文化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强调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文化价值的内化吸收,实现知行合一。
实验小学班主任创新实施 " 班级文化银行 " 管理模式,将学生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 " 文化币 "。具体而言,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主动帮助同学、取得学业进步、参与班级劳动等行为均可获得相应数量的文化币奖励;反之,违反班级规定则会扣除相应文化币。积累的文化币可用于兑换多样化的权益:学生既可以用文化币申请担任 " 班主任一日助理 "" 图书角管理员 "" 纪律监督员" 等班级岗位,体验班级管理工作;也可以参与每月一次的" 心愿盲盒" 抽奖活动,奖品涵盖书籍、文具、个性化表扬信等。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班级形成了 " 比学赶超 " 的良好氛围。通过自主管理与实践体验,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升。该班级连续两年获评校级文明班级,在县级班级文化评比中荣获特等奖。
三、实施分层动态管理策略,满足个体发展需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具备语言、逻辑、空间等多元智能优势,不存在 " 差生 " 与 " 优生 " 的绝对划分,只有智能组合的差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进一步强调,教育应精准定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差距,通过差异化指导帮助学生实现 " 跳一跳,摘到桃 " 的发展目标。分层动态管理策略正是基于这两种理论,通过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统一。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系统构建分层动态管理模式,首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从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兴趣特长三个维度进行月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观察、阶段性测试、特长展示活动等多渠道收集数据,将学生分为基础发展组、能力提升组、特长拓展组,并为不同层级学生设计阶梯式学习任务。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基础发展组侧重字词巩固与阅读流畅性训练,能力提升组增加文本分析与写作框架训练,特长拓展组则开展创意写作与文学评论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开展 " 小老师结对辅导 ",由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辅导员,通过同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帮助后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为写作特长学生开设 " 班级文学创作坊 ",邀请当地作家进校指导,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征文比赛。这种分层动态管理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动态调整,每学期根据学生发展情况重新评估分组。一学期后,班级整体成绩提升15% ,在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人数增加两倍。更值得关注的是, 90% 的学生在期末自评中表示 "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了分层动态管理策略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方面的显著成效。
结论:
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需突破传统管理模式,以理论为指导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凝聚集体力量,实施分层管理策略关注个体差异,三者相互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参考文献:
[1] 巴磊 . 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措施 [J]. 试题与研究 ,2025,(14):157-158+161.
[2] 明月雷 . 浅谈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J]. 天天爱科学( 教育前沿 ),2020,(10):149.
[3] 张正毅 . 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2(17):189.DOI:10.16681/j.cnki.wcqe.2016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