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思政工作开展路径探究
马蕾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引言:工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党建思政工作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党建思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守正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国有企业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
1 工程施工企业的特点
1.1 分散性与流动性强
因项目分布广导致归属感不足,工作环境艰苦叠加安全压力易引发心理波动,同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价值观分化。一线工人关注实际待遇,管理人员侧重职业发展,项目周期长、考核严格,促使部分员工存在短期行为和功利心态。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需结合生产实际,要进行分层分类施策,方能强化思想引领。
1.2 恶劣的施工环境
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大多数面临的都是比较恶劣的施工关环境。主要体现在工程规模大、专业领域多、施工周期长等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和单位,如设备供应商、施工方、监理单位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还需要满足严格的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工程行业的特殊要求。
2 当前工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脱节
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说教模式,未能与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尤其在海外项目中跨文化背景加剧了思政工作落地难度。另外,基层覆盖面不足,施工一线尤其是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群体思政教育薄弱,流动性高导致针对性教育难以持续。
2.2 员工思想觉悟不高
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工程施工企业通常会选择招募大量的临时员工,如劳务班组,派遣人员等。这种人员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他们的工作背景各不相同,工作岗位也有差异,这也造成了职工之间在思想觉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各有差异,如何科学开展思政工作,也成为了工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教育内容都用一样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员工对思政教育方针、企业理念等的认识出现问题。
2.3 管理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
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其思政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比如:企业员工的思想调动、工程安全管理、施工技术创新等。项目上多数没有专职思政人员,党务工作通常为总部或项目所属为公司员工。在工程完工之后,思政工作者返回了公司的总部,但他们并没有关注后续的继续进行思政者的工作。而如今,大家更多的是用移动设备进行联络,虽然距离很远,但是却可以像是面对面的交谈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时,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手段,缺乏数字化创新,传统会议宣贯难以适应青年员工的信息接收习惯。这种工作方法已经落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2.4 组织体系不健全
部分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形同虚设,党务干部多由技术人员兼任,缺乏专业性和工作投入。以某地铁工程项目为例,其季度思政培训参训率不足 40% ,安全警示教育中仅 12% 工人知晓思政与安全规范的关联,折射出思政工作实效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尚存较大差距。
3 加强工程施工企业思政工作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树立企业典型模范,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重视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提升施工企业政工干部专业能力,对工程施工企业思政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强化三个路径。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围绕党建工作理论、企业管理等内容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结合施工行业特点设计课程。二是搭建实践平台,组织政工干部下沉项目一线参与生产与思想调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三是建立导师帮带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党群工作者进行业务指导,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传授等方式加速成长。例如某企业通过轮岗实训、跨项目交流等形式培养出20 余名复合型政工骨干。
3.2 建立信息宣传平台,扩大宣传覆盖范围
新时代背景下施工企业思政工作呈现数字化、互动化、场景化趋势,施工企业要及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大思想政治内容的的宣传。比如搭建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定期推送微党课与政策解读直播项目。书记在工地进行互动宣讲,员工利用手机随时观看。参与建立短视频专栏,宣传劳模故事,结合党史问答测试,形成“指尖课堂”模式。覆盖分散工地,实现全员参与,打破传统教育中对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强思政工作渗透力。借助移动端平台打造“工友微课堂”,以短视频、直播等碎片化学习模式提升覆盖率;深度融合行业特色,将安全教育、工匠精神培育与理论宣讲结合,以项目现场党课、安全质量红黑榜等载体强化价值引领;建立积分奖励、岗位评优等激励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学习内容,形成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新生态。
3.3 坚持常态理论学习,深挖政策内涵精神。
施工企业创新思政工作,需突破传统模式,结合行业特点构建多元化教育学习体系。一是建立数字化思政平台,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发移动学习模块整合政策,解读微党课工地风采等专栏,便于员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二是推行沉浸式教育法,在项目一线打造VR 安全体验馆,将事故案例与责任意识教育结合,强化安全生产思政内涵。三是创设互动式实践载体,开展工地电影、党课、安全知识擂台赛等活动,通过答题积分,评选思政标兵,调动参与积极性。四是实施班组思政导师制,选拔优秀党员,担任作业班组辅导员。利用每日安全晨会,开展十分钟微宣讲,将理论教育融入生产流程。例如某企业在深基坑项目中开发智慧党建APP,设置在线答题闯关功能。员工完成安全教育后可解锁红色影视资源,将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挂钩。同时组织砌筑技能比武,融入工匠精神宣讲,使思政教育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形成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良性机制。
3.4 加大思政经费投入,优化思政资源配置
施工企业应合理增加思政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专项资金用于师资建设及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如在线学习平台与工地阅览室。定期更新党建书籍与多媒体设备,打造移动课堂。进一线确保思想教育全覆盖,助力职工提升政治素养与企业凝聚力。同时,优化思政工作的资源配置。扣施工企业特点,整合人力、物力与平台资源,针对施工项目分散、人员流动大的实际情况,应优先加强专职队伍建设。在重点项目部设置思政专员,并联合工会等部门建立联合宣讲组,提升工作覆盖面。硬件资源方面,可依托项目部会议室、职工驿站等场所,共享党群活动室。标准化配置党建书籍、影音设备等,避免重复建设,同时注重数字化传播,搭建企业云课堂开发精品课程模块。利用VR 技术,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施工间隙,推送微党课,实现零散时间高效利用。
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机制建设,充分考虑职工个人需求,为职工提供学习平台和学习榜样,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思政工作覆盖范围,增强思政工作有效性。同时改变传统思政活动和理论学习模式,激发职工参与思政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快思政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融合速度,为工程项目实践提供有效指。
参考文献:
[1]刘礼国.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中华建设,2017(04):90-91.
[2]果建.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