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审辩式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究

作者

赵玉强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中学 山东东营 257200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审辩式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考方式,是当代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思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中学汉语课堂上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比较薄弱,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本文通过对审辩式思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以期给老师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审辩式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审辩式思维是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模式,它侧重于分析、评价和综合判断信息。这与单纯的批判与否认有区别,更多的是基于实证与逻辑的深刻反思。审辩性思维的特点是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求知欲和认知成熟性。开放性是指对不同意见的开放态度,是对复杂问题的分解能力、是对所有要素的综合考量、是对知识的渴求、是对未知与复杂事物的宽容。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审辩式思维主要体现为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对观点进行合理评价、对论点进行逻辑推理。既要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作者的意图,论证的正确性和论点的合理性。这样的思考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出自己的独立观点,防止“盲从”和“一口否决”,进而提高语言的学习深度与宽度。

二、审辩式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学科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巧,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审辩式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让他们的语言学习超越纸上文字的表面,深入到更深的思想意蕴之中。从学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自主的思维方式,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辨别,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已经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趋势,而审辩式思维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语文是一门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担负着重大的任务。通过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精神的现代公民。同时,审辩式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等创造出良好的思想条件。

三、审辩式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1. 问题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老师们应该走出实际问题的范围,并设计一些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开放性问题。题目要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之内,不要太容易让人陷入沉思,也不要太难让人沮丧。高质量的问题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的回答,它被提倡用多种方式来解释和证明。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主角的行动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他们从文本细节、时代背景、人性特征等多个方面去剖析。

单一孤立的问题很难引起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要建立一个由浅到深的问题体系,从浅到深地进行指导。初始问题侧重于对事物的真实了解,而中级问题侧重于对事物的分析和评估,而高级问题侧重于创意的运用。这样的递进性提问是顺应了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问方式上要多元化,要有解释型、分析型、评价型和应用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各种推理能力。在提问时,要注重提问的形式,要避免含沙射影的言语,要保证提问的公开、中立。

2. 课堂讨论的深度营造

老师要创造一个安全、尊重的讨论环境,并让学生有勇气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规则的制定是基础性工作,包含“倾听”、“理性应对”和“尊重差异”三个方面的基本规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展示高品质的研讨活动,如追问原因、寻求证据、澄清概念等,以培养学员学习学术式谈话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地后退一步,不能过分干涉,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和发挥的余地。

在教学中,要选择富有争议和复杂的现实问题,要防止单纯主题。在对文学创作的探讨中,主要集中在道德困境、价值冲突等方面。课堂讨论的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如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辩论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将研讨的进程录制下来,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借助思维导图、论辩地图等直观的手段,使同学们能够理清自己的思维脉络,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3. 评价体系的创新重构

由于我国现行的语文评估方法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因而很难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审辩式思维教学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思维质量的提升。要以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手段,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讨论成绩等手段,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连续追踪。在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论证的清晰性、论据的相关性、论证的严谨性和反思的深度,从而为学习者指明提高的方向。

在评估主体方面要多样化,在对教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引进自我评估、相互评估等。通过对其思考过程的评估,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通过对同学们的成绩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各种思考方法。在考试方式上要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笔考之外,还应运用口头报告、专题报告和辩论表演等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测评。尤其要强调的是,在评估中要重视进度而不是完善,要适时地表扬思考中的亮点,以维持他们思考的激情与自信。

结语

初中语文审辨式思维的实践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要有理论的指引,又要有实际的探索。通过对审辩式思维的内涵特点、教学价值、实施策略等方面的论述,提出审辩式思维的实施模式。审辩式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黄洪波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初探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4(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