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群众参与度提升策略
次仁央宗
林芝市波密县扎木镇人民政府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林芝市 860300
随着时代脚步的快速迈进,在乡村经济获得提升的同时,其精神文化建设所占据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起来。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条能够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并且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它的群众参与度却存在着有待提高的状况。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数字时代携带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同来临的当下时刻,怎样去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已然成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妥善解决,不但能够满足乡村群众那日益增长着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且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有所助益的,能够促进乡村实现全面的发展。
一、影响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的因素
(一)文化活动自身因素
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时间以及地点等方面的安排情况,对群众参与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从内容角度来讲,倘若活动的内容和乡村的实际生活以及群众的兴趣爱好之间相去甚远,若只是一味地引入那些高深莫测、令人费解的高雅艺术形式,那么群众自然而然地就会缺乏参与其中的热情。从形式方面来看,那些传统且单调的活动形式,就像是单纯的文艺汇演之类的,由于缺乏互动体验的环节,所以是很难吸引群众来参与的。而且在时间安排上要是和农忙时节相互冲突,或者是地点设置得过于偏远,导致群众前往极为不便,这些情况都会使得群众因为现实当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而放弃参与活动。这些文化活动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就成为了阻碍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 [1]。
(二)群众自身因素
群众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所秉持的观念意识以及所处的经济状况,在参与度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一部分乡村群众的文化水平是比较有限的,当面对一些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储备才能够参与的文化活动时,往往会因为理解起来存在困难,进而致使对这些活动的兴趣明显匮乏。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有一部分群众是将文化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更加重视生产生活方面的事情,而轻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所以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并不是很高。与此同时,经济因素也是不可以被忽视的,有一些群众为了维持生计而整日忙于劳作,根本就无暇去顾及文化活动,经济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会优先去考虑物质方面的需求,这样也就降低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可能性。
(三)外部环境因素
群众参与度受外部环境中的宣传推广、基础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情况所影响。在宣传推广不足的情形下,众多文化活动信息难以有效传达给群众,这致使群众对活动要么一无所知,要么了解得不够全面,进而错过参与活动的机会。就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而言,其并不完善,活动场所显得简陋,设备也较为匮乏,无法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参与体验,如此便降低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而在组织管理不善的情况中,比如活动流程混乱、缺乏专业指导等,使得活动质量难以达到较高水平,很难吸引群众持续参与,这对整体的参与度起到了制约作用。
二、提升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的策略
(一)优化文化活动设计
深入挖掘乡村本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并将其融入到文化活动当中,比如举办民俗文化节、乡村历史展览这类活动,以此唤起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与此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科技普及、法治宣传等具有实用性的内容,从而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在活动形式方面要加以创新,可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游戏等方式,例如通过精心策划与打造沉浸式乡村文化体验剧,使群众能够切实参与到剧情的演绎过程之中;开展文化知识竞赛、手工艺制作比赛等互动活动,以此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对于活动时间与地点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到农忙时节的情况,选择在农闲时段举办活动,并且将活动地点设置在村民聚集的广场、文化大院等地方,以便于群众能够方便地参与[2]。
(二)加强群众教育引导
组织各类诸如舞蹈、绘画、乐器演奏等文化技能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通过这样逐步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技能,使得群众具备参与到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中的能力。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以此转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知。借助村广播、宣传栏、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文化活动对于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乡村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让群众能够认识到文化活动是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文化榜样,对那些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且有突出表现的群众进行表彰和宣传,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从而激发其他群众的参与热情,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3]。
(三)改善外部环境条件
宣传推广力度要加大,如此方能让更多群众知晓文化活动。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之类,发布活动预告、精彩回顾等相关内容,以此扩大活动影响力。与此同时,还需结合乡村传统宣传方式,比如张贴海报、挨家挨户通知等,以确保信息传达不存在死角。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起来,为群众参与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撑。要加大对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投入,建设功能齐全的文化中心、图书馆、健身广场等场所。并配备先进的音响、灯光、图书等设备与资料,以满足不同类型文化活动的需求。
(四)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乡村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对广大群众产生众多正面效应。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化作群众展示自身的宽广平台,显著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层面。举例而言,文艺竞赛为具备才艺的群众创造展现机会,不仅使个人自信得以提升,还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同时,这些活动对村民间的交流互动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在共同参与活动期间,大家彼此协作、相互借鉴,促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信赖,构建出和谐融洽的乡村环境。并且,乡村文化活动进一步唤起群众对于乡村文化的喜爱以及传承观念。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时,深度认识乡村的历史、民俗等文化要素,文化自信得到增强,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的重任,使得乡村文化于新时代呈现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结语:总之,在时代发展所掀起的浪潮之中,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的提升,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对活动各个方面的设计加以优化、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予以加强、外部环境进行改善以及多元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以及参与的深度的。这不但有利于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更是在推动乡村文化实现振兴、促使乡村达成全面繁荣方面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持续地对乡村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予以关注,不断地对相关策略进行创新与完善,从而让乡村文化活动能够绽放出崭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霞 . 从提升老年人参与度的角度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策略 [J]. 参花 ,2024,(35):131-133.
[2] 孙艺珣 . 以群众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J]. 文化产业 ,2024,(19):34-36.
[3] 仝 超 . 乡 村 振 兴 背 景 下 基 层 群 众 文 化 的 创 新 发 展 策 略 [J]. 参花 ,2024,(0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