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精益指标体系贯穿的数据驱动型精益管理模式构建

作者

李浩哲 山荣成 商浩

中国中车集团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我国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支撑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需要,中央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既是响应政府号召,也是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车青岛四方作为大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业务场景众多,具备离散制造的特点。公司目前已经实现了车间生产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各类业务系统也逐步搭建完善,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数据来源和类型越来越多,数据体量不断增大,数据驱动管理提升仍未有效发挥作用。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准备靠会议、指标管理靠经验、部门协同靠流程”等管理不精益现状,给企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典型案例集中在物料供应影响生产秩序和异常处置效率低。生产状态透明、生产要素实时监视、精益七零管理、管理持续改善需进一步提升,精益化 [1]、智能化成为公司发展诉求和焦点。因此,面向生产过程领域,解决多专业数据孤

岛、部门协同难、管理层级多、流程无法监视、“前、中、后”全链条断链等典型问题,通过深化精益与专业融合 [2],围绕生产管理场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和理论 [3],创新专业与信息化融合解决方案,将全链条跨专业精益管理转化管理指标,构建以指标“感知、驱动、闭环”的新驱动精益新模式,充分发挥数据流通、数据驱动和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要素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并在业务架构、平台建设、机制评价等进行创新重构,打造数据驱动型精益管理新场景。

1. 精益制造数字化指挥平台总体框架

以“场景为先,抓前抓早,主动感知,实时计算,闭环跟踪”为指导纲领,以业务流程精益,组织架构精简为建设目标。聚焦智造链,牵引供应链、技术链,对标精益七零管理,以消除八大浪费为出发点,构建以“指标预警、事件驱动、资源赋能”为核心的精益制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内涵如下:

指标预警:主动感知“发生了什么”。即基于S³QDCIT(S 计划、S 安全、S 设备、Q 质量、D 交付、C 成本、I 库存、T 变更)业务场景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状态目视化,实现业务抓前抓早与管理透明化。事件驱动:快速确定“采取何种行动”。以问题快速处置为目标,实施流程再造,搭建事件处置SOP(标准工作流程),建立制造指挥“铁四角”协同机制,实现事件的自动定位与闭环管控。

资源赋能:精准掌握“决策支持信息”。基于大数据应用理念,以数字资产标准化为重点,搭建数据资源库,对数字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支持快速调用,实现数据资产沉淀与定向赋能。

2. 平台建设核心技术

以业务场景需求为先,坚持问题导向,从生产作业全流程入手,开展制造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归纳、确定制造指挥中心的建设特征:通过以质量、成本、效益为核心的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及应用,支撑实现精益管理提升。场景包含前端预警自动化、物料配送准时化、制造过程自动化、质量监控在线化、人员需求最少化、生产过程透明化、优化改善集中化、异常处置自动化、装备管理集约化。

2.1 指标中心建设

围绕中车集团精益评价要求,基于精益制造SQDCIT 指标体系,结合精益生产管理理念[4],即以改善为基础,以准时化和自働化为两大支柱,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方式,实现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以工位六要素为落脚点,从七零指标和消除八大浪费两个维度构建可计算、可衡量、确实有用的指标体系,实现透明管理。

基于指标对应业务项点分析、实际应用场景及精益管理要求,设置各板块指标,结合各版块业务侧重点、重要程度、管控类型等不同的管理要素,搭建S³QDCIT 指标体系,包含物料齐套率、计划完成率等。

图1 指标体系搭建模型

2.2 事件中心建设

基于实际业务流程,系统梳理识别事件管理流程中的关键项点,覆盖制造生产所有环节,确定事件流程的标准化提升方向。结合实际业务场景需求,抽离各版块业务管理逻辑,梳理数据来源、数据对象、数据唯一性标识字段、指标计算最小维度、计算因子 / 参数、计算公式、数据样例、阈值、展示维度等信息,建立形成指标预警数字化管理模型。

 图 2 CPK 预警模型实例

数字模型超出阈值后触发产生事件,进入事件流程,包含事件产生、事件处置、事件关闭、事件评价四个流程,制造指挥管控的主线是生产计划,指挥平台介入生产管理的最核心环节是事件驱动,依托事件中心建立事件与工单工位的关联关系,触发SOP 流程,实施以计划为主线的事件驱动型管控,识别风险,解决异常,保障指挥平台有序运行。

图3 事件驱动型管控流程

事件产生:事件分为预警、预测、优化三大类,预警事件基于指标数据阈值报警,对异常情况进行动态监控;预测事件基于指标数据变化趋势,预测异常发生风险,旨在抓前抓早,降低异常风险;优化事件基于大数据池指标的横向、纵向对比,总结生产规律,寻找隐性问题,拉平个体差异,促进业务场景改善。事件产生后,基于指标事件保包制和管理业务负责制原则,事件指向对应业务经理,实现由“人管事”到“事找人”转变,压实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提高管控效率。

事件处置: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可以进行催办、督办、升级操作,代替传统的电话、会议沟通,打破部门墙,提高沟通效率。事件处置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将异常事件分析归类,类别分为两级,针对二级详细分类确定分析及处置流程,事件的处置参照SOP 标准流程,通过资源中心定向赋能实现异常原因的快速定位,并调用事件标准处置措施库,实现快速程序化的异常处置,提升异常处置效率。

事件关闭及评价:异常关闭基于生产计划影响得到消除,指标水平恢复正常后,由区域经理落实关闭,并根据事件响应时长、关闭时长、重复发生情况进行自动打分,结合服务评价进行最终事件评价,对异常管理进行监督、评价、督促、提升,全面提升异常解决的协同作战能力。

2.3 资源中心建设

按照数据治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的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和计算,以可视化报表形式输出分析结果,建立多维度的数据资质目录,沉淀成为数据资产。

 图4 数据资产目录

设置资源中心,通过数据资产的归集与有效分析,以可视化报表形式在事件处置决策中提供借鉴参考,以引导决策者在边界判定和优化策略制定中选择更加精准,为事件驱动型管控提供数据赋能支撑。


图5 资源赋能场景展示

3. 结论

本文梳理业务场景需求,基于精益七零的理念,以“指标预警、事件驱动、资源赋能”的管理思路为主线构建管理模型,首先搭建S³Q 动识别和发现问题,实现指标前端预警;其次基于生产异常快速处置流程 主线的事件流程搭建,形成SOP 标准工作流程,实现事件驱动型管控;最后 要,汇聚大数据资源,策划资源中心管理模型,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分析,实现资 数字蓝 图 ,分别开发建设指标中心、事件中心、资源中心平台,最终串联形成精益制造数字 实现基于数据的量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小明 , 邵睿 , 朱莉芬 .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J]. 改革 ,2023,(03):148-155.

[2] 刘月栋. S 公司数字化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导师:陈庆江. 山东财经大学 , 2024.

[3] 陈剑 , 黄朔 , 刘运辉 . 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 [J]. 管理世界 , 2020, 36 (02): 117-128+222.

[4] 门田安宏 . 新丰田生产方式 [M].4 版 . 保定 :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