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实践研究
帅兵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 江苏南京 210042
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教学来促进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的第两节,该节探讨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区域地理的角度来看,三江源地区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重要生态地位的区域,而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材首先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借助‘中国的河流分布图,学生可以认识到三江源地区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摇篮,享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接着阐述了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教材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海拔、寒冷的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该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些湿地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后重点讲述了三江源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从中说明三江源地区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强调其作为亚洲重要水源涵养区及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
最后,教材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如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滥挖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针对上述问题,教材列举了多项保护措施,诸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全面禁止狩猎活动、推行休牧育草策略等,旨在引导学生深切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牢固观念。
二、地理图像分析
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在教学中有着必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细致梳理与分析教材中的图表资源,进而设计出高效的教学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析图能力以及构建其思维体系。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图像资源及对应的核心素养分析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节内容的图表可以划分为各类图,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如下作用:
1、深化区域认知
精准空间定位:借助地形图和河流分布图等视觉资料,学生可以精确地掌握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了解其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发源地的地理重要性。这种空间定位能力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关键。
全面特征把握:景观图、气候图等直观呈现了三江源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征,如雪山冰川、高原湿地、高寒气候等,让学生对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全面且直观地认识,有助于形成对特定区域的整体认知框架。
2、培养综合思维
要素关联分析:这些图像资源能帮助学生理解三江源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地形图与气候图相结合,可分析出高海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水文、植被等要素;河流分布图与景观图结合,能理解河流源头的形成与高原湿地、冰川融水等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地关系思考:通过生态环境变化的数据,以及景观图中呈现的人类活动迹象,学生可以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过度放牧、滥采滥挖等导致的草地沙化、野生动物减少等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3、提升地理实践力
实地场景感知:景观图等图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三江源地区的实地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实地考察或旅行中,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当地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模拟:在分析图像中呈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学生可以尝试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解决方案,模拟地理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化人地协调观
环境价值提升:通过各类图像,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如作为“中华水塔”对我国水资源供应的重要意义,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而增强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图像所反映的生态环境变化及问题,促使学生深刻反思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实现正确且合理的人地协调,才能确保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得以维系,进而将这种意识延伸到其他地区和更广泛的领域。
三、教学活动设计

此案例得出,地理图像教学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1、地图能直观展示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学生可准确判断区域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2、地形图能清晰地看到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区的分布,帮助学生构建起地形空间格局的认知。3、通过气候图、地形图、水系图等图的叠加和分析,学生能发现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其成为多条大江大河源头的原因。
地理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学生需对这些丰富信息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细致的归纳与总结,以此锤炼其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精准把握问题及发展变化的能力。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作用,积极挖掘教学潜力,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