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下的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敏
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 213000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转型方向,融合了汽车、电子、信息、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正推动着汽车产业形态、交通出行模式等深刻变化。技工院校的传统汽修专业教学,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对传统汽修专业教学的影响(一)技术融合带来知识体系更新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涉及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数据、传感器、控制器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例如,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技术,以及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技术;车联网技术通过5G 通信实现车辆与车辆、基础设施、云端服务器的实时信息交换。这就要求传统汽修专业教学不仅要涵盖汽车机械、电子等基础知识,还需融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新技术知识,更新知识体系。
(二)维修对象和方式发生改变
传统汽修主要针对汽车的机械部件和常规电子系统进行维修。而智能网联汽车由于集成了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智能系统,其维修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 械部 涉及智 能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维修方式也从传统的机械维修向智能化、网络化维 备和软件进行故障诊断和数据修复。例如,在维修自动驾驶系统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检测,对算法进行调试和优化。
(三)对人才能力要求提高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汽修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汽车机械和电子技术基础外,还需要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算法、通信协议、数据分析等。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应对智能网联汽车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二、传统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
(一)师资力量薄弱
在部分技工院校汽修专业中,师资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不少教师源于机械、电子等其他专业,汽修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特别是对智能网联汽车这类新技术知之甚少。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入校任教,毫无企业实践经验,专业实操能力薄弱。即便有教师参与过企业实训,也因缺乏系统性专业培训,难以达到“双师”标准,实践教学能力严重不足。
(二)教学内容滞后
如今汽车技术与行业日新月异,可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教材却明显滞后,难以契合当下汽车维修实际需求。一些技工学校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缺陷,不够健全,专业课未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电气故障诊断》等关键课程纳入其中,并且严重缺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新技术课程,像智能传感器、车联网通信技术等课程都未开设。
(三)教学模式单一
过去,汽修专业教师多沿用说教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吸纳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当下,不少技工学校汽修专业仍未推行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处于分离状态。这种模式,既不利于学生扎实积累专业理
论知识,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与巩固造成了阻碍。
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下的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师资队伍优化
在汽修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进程中,需综合施策。技工院校应将教师培训置于重要位置,建立完善的教学考核与评课体系,从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个维度对教师展开全面考核,充分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定期安排教师参加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研讨会和专项培训,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以及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助力教师紧跟行业前沿动态与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引入企业优秀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借助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教学内容更贴合实际需求,增强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在招聘新教师时,优先考虑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此外,鼓励教师利用教研活动、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各类培训机会,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高素质的汽修专业师资团队。
(二)课程体系重构
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需多管齐下。首先,要融入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课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专业教师优化修订教材,剔除滞后内容,加入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等新技术,提升教学与市场的适配度。其次,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秉持实用够用原则,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实操能力。可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锻炼[2]。最后,构建分层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基础、专业、拓展三层。基础层夯实汽车基础理论,专业层设置核心课程,拓展层引入交叉学科内容,满足学员多元化学习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汽修专业人才。
(三)教学模式创新
在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上,可从多方面着手。采用项目化教学,依职业特性,以行为任务为引,融合专业教学内容,像设定智能网联汽车故 维修 生在 推进中掌握知识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打 拟场景中开展实践操作。此举既能削减实践教学成本与风险,又能模 故障诊断能力[3]。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托互联网,线上通过慕 台提供丰富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线下借助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巩固知识技能,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结论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汽修专业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为其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技工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对传统汽修专业教学的影响,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优化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汽修专业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毅.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 (08): 238-239.
[2]杨国栋.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 (07): 199-200.
[3]王华强. 关于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5 (23): 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