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实践与创新
赵蓉
浏阳市水利局 湖南浏阳 410300
一、引言
水闸作为水利工程体系的关键节点,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区域防洪、灌溉与生态安全。浏阳市境内水闸多建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受限于当时技术条件,普遍存在“三边工程”遗留问题(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加之长期受水力冲刷、泥沙磨损及环境侵蚀,截至2023 年,全市17 座重点水闸中12 座被鉴定为三类或四类闸,亟需系统除险加固。2024 年,浏阳市依托国债项目,完成高中、胜利、横山、马王滩 4 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总投资 8972 万元。工程涉及基础防渗、闸室结构加固、闸门更新、消能防冲设施重建等复杂内容。作为项目管理核心成员,笔者针对南方丘陵地区水闸特点,构建了“前期精准诊断 - 中期科学管控 - 后期长效维护”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了技术难点突破与管理效能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水闸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在长期服役期间水工建筑物会持续受到复杂水文条件多重作用,这些作用包含水力冲刷、泥沙磨损以及环境温湿度波动等因素,这使得建筑材料性能出现渐进式劣化情况。具体体现为混凝土结构在碳化作用与氯离子 共同影响下产生微观缺陷,降低了其力学性能与耐久性,钢筋锈蚀产物产生体积膨胀效应,促使保护层开裂并形成渗水路径(图1) 。金属构件在潮湿环境中容易产生电偶腐蚀现象造成几何尺寸变化,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值得关注的 小信藏 引发的累积损伤, 能造 成关键部位应力重分布进而削弱结构整体稳定性,若不采取有效维护措施上述损伤机制会产生协同效应,最终可能导致挡水功能丧失、过流能力衰减乃至突发性结构破坏,对工程安全运行构成重大威胁 [1]。

(二)地基失稳与渗透破坏的连锁效应
水闸工程安全性能很大程度依赖于地基稳定性状况,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地基土体受渗透压力、振动荷载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进而产生沉降变形、液化或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软土地基承载能力不足常导致闸体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引发闸室倾斜或底板开裂等结构性问题,砂质地基在渗流作用下易形成潜蚀通道,严重影响地基整体稳定性,若闸基与两岸连接部位防渗系统有薄弱环节,在高水位差作用下会加速渗流速度致扬压力增大和土体流失,进一步加大地基掏空可能性,这些安全隐患不仅显著降低水闸挡水效能,还可能通过相互作用机制引发边坡失稳或岸墙倒塌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工程系统稳定性丧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恢复地基与上部结构力学平衡关系[2]。
(三)设计标准滞后与功能升级需求
水利工程发展初期时因受当时技术条件和理论认知水平限制,水闸工程设计规范普遍较为保守,和现代水利设施在防洪减灾、生态保护及多功能调度等方面综合要求有明显差距。 具体表现为泄洪设施设计排涝能力难以适应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暴雨事件,存在洪水漫溢隐患情况,闸门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制约突发情况下快速反应能力。消能工结构设计缺乏对生态基流考量影响水生生物迁徙通道连续性,同时受施工技术限制部分早期工程存在接缝渗漏、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达标等隐患,加速建筑物老化损坏,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可有效整合新型复合材料、自动化监测设备及生态工程技术,显著提升水闸防洪能力、管理效能及生态协调性,实现工程安全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3]
三、工程概况与管理难点
(一)项目特征
高中水闸:建于1969 年,控制流域面积1076km²,原闸坝为三合土浆砌石外包混凝土结构(俗称“金包银”),存在闸基渗漏、泄流能力不足(原设计泄流量 1838m³/s,实际校核流量需达 2550m³/s)、闸门锈蚀卡死等问题。加固工程包括新建 15 孔液压辅控式翻板闸门、帷幕灌浆防渗、消力池重建等,总投资11453 万元。
胜利水闸:1973 年竣工,枢纽由溢流坝、泄洪闸、冲沙闸组成,因建设时期资金短缺,存在浆砌石护坡损毁、消力池结构老化等问题。加固工程需拆除原坝体,重建泄水闸坝,新增放空工作闸,配套信息化监测系统,总投资3013 万元。
横山水闸:1957 年 11 月修建,1958 年 4 月建成,施工采用民办公助、大搞群众运动的型式,水闸建成运行 60 多年进行了多次维修,闸门更换、溃决堤防维修。冲砂闸闸墩老化,砼发生剥落,闸门己出现锈蚀,漏水严重,启闭机房矮小阴暗等问题。本次加固工程为拆除原溢流堰、冲砂闸和两岸引水闸,新建消力池,更新闸门及启闭机,改造闸室下游渠道,新建水闸进场道路 ( 防汛公路 ),水闸管理所房屋修缮,总投资2514 万元。
马王滩水闸:新建液压辅控水力自控翻板闸溢流闸坝;新建消能防冲设施;新建鱼道,延长冲砂闸泄水管;新建两岸上下游护岸;新建管理用房及水闸安全监控监测设施;更换左右岸水轮泵站的启闭机、闸门、水轮泵机组;拆除筏道及原泄洪闸翻板门等项目,总投资为3081 万元。
(二)共性难点:
地质条件复杂:白垩系砾岩基础遇水软化,强风化层厚0.6-6.8m,渗透系数达 12.7-16.7Lu(中等透水);
施工干扰大:水闸多位于河道主行洪区,需在一个水文年内完成施工,工期压缩至12 个月;
技术标准升级:防洪标准从20 年一遇提升至50 年一遇,闸门自动化控制需与现有水利信息化平台对接。
(三)管理痛点分析
参建主体协调:4 个项目同步实施,涉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12 家,材料供应商20 余家,存在工序衔接冲突;
资金统筹压力:国债资金分年度下达,需动态调整施工优先级,确保配套资金到位率;
老旧工程资料缺失:原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不全,需通过地质雷达、钻孔取芯等手段重新勘察,增加前期工作难度。
三、全周期工程管理创新实践
(一)前期管理:精准诊断与方
结构安全诊断:采用超声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发现高中水闸闸墩强度仅达C15(设计 C25),胜利水闸底板裂缝宽度最大达3mm ;
水文复核:利用HEC-RAS 模型模拟洪水演进,确定高中水闸需扩宽泄水闸至90m,胜利水闸需增设消力池深1.0m ;
管理现状评估:建立“问题清单”,如马王滩水闸缺失安全监测设施,需新增GNSS 变形监测点20 个。
2、方案比选与价值工程应用高中水闸泄水闸方案对比:

最终选用液压辅控式翻板门方案,节省投资168 万元,缩短工期2 个月
(二)施工管理:四化模式
1、“四化”管理模式
标准化:编制《浏阳市水闸加固施工工艺标准》,明确帷幕灌浆“三序孔施工”(先导孔- Ⅰ序孔- Ⅱ序孔)、碳纤维布粘贴“五检制”;
信息化:应用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高中水闸钢筋制安误差控制在±5mm 内,胜利水闸混凝土浇筑实现温度实时监测;
精细化:针对砂卵石地层,采用“高压旋喷桩+ 灌注桩”组合基础,高中水闸基础承载力从140kPa 提升至320kPa ;准备阶段:提前6 个月完成征地拆迁、料场选址,高中水闸砂卵石料场距工地12km,通过8t 自卸车专线运输;
主体阶段:采用“两期导流”施工,一期施工左岸泄水闸,二期转右岸,胜利水闸实现1970m³/s 洪水期不停工;
专业化:组建专家库,邀请中南大学、省水利设计院专家解决23 项技术难题,如马王滩水闸岸坡滑坡应急处理。2、进度管控“三阶段法”
扫尾阶段:建立“验收倒计时表”,提前30 天完成资料整编,4 个项目均一次性通过合同工程验收。(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三级质量管控
施工单位:设置16 个质量控制点,如高中水闸帷幕灌浆采用自动记录仪,压力控制在0.3-0.6MPa ;监理单位:实行“平行检测”,胜利水闸钢筋焊接抽检合格率达98%,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率 100%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发现马王滩水闸浆砌石勾缝不密实问题,责令返工处理500m²。2、安全双控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辨识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风险点42 处,高中水闸施工平台设置防护栏杆+ 安全网;
隐患排查闭环:利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整改用电隐患27 项,机械伤害隐患15 项。(四)后期管理:长效运维与效益评估
1、信息化监测系统:
各水闸布设渗压计14 个、测缝计7 个、GNSS 测点2 个,数据实时传输至浏阳市水利监控中心,实现“水位- 流量- 位移”联动预警;高中水闸试运行期间,通过监测发现右岸绕坝渗漏,及时启动帷幕补强灌浆,渗漏量从23L/s 降至5L/s。2、效益分析:
防洪效益:4 座水闸保护农田4.8 万亩、人口6 万人,预计年均减少洪涝损失1200 万元;
灌溉效益:恢复设计灌溉面积1.2 万亩,高中水闸提水流量从0.25m³/s 恢复至0.5m³/s ;
生态效益:通过生态基流控制,捞刀河下游鱼类栖息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15%。
四、关键管理经验总结前期勘察优先:对无资料水闸,需投入总投资3% 用于地质复勘,高中水闸因此避免了基础处理方案变更;
合同条款细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汛期停工损失分担机制”,胜利水闸因2023 年超标准洪水导致的窝工损失,按合同由各方分摊;
廉政风险防控:实行“双公示”制度(资金使用、验收结果公示),4 个项目均未发生违纪问题。

图3 胜利水闸施工后图片
五、结论与展望
浏阳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实践表明,通过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可有效解决老旧水闸“病因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探索:
引入AI 图像识别技术,提升裂缝检测效率;
推广EPC 总承包模式,减少参建主体协调成本;
建立水闸健康指数评价模型,实现预防性维护。
该管理模式已在湖南省水利厅组织的现场会上推广,为长江经济带类似水闸改造提供了实践参考。参考文献
[1] 赵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水土保持技术要点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4,9(20):99-101
[2]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浏阳市高中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2024.
[3] 张连波。泵站水闸除险加固施工技术探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4,(32):129-131.
[4] 湖南省水利厅。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 ( 水建管 [2008]214 号 )[S].2008.
作者简介:赵蓉(1979.11-),女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