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优1 号”百合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范锡清 邱湛凤 刘玉梅 胡战利 廖海方
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隆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湖南邵阳 422000
1. 引言
百合产业长期受制于病毒病高发、连作障碍及种球繁殖效率低等瓶颈。传统百合种植中,病毒病如百合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频繁爆发,严重影响百合的产量与品质, 染病植株常出现叶片斑驳、畸形,生长受阻,甚至整株死亡 。连作障碍使得百合在同一地块种植数年后, 壤理化性质恶化,病原菌积累,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品质变劣,严重时甚至无法继续种植百合。同时,种球繁殖效率低下,像传统的鳞片繁殖,不仅周期长,而且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对种球的需求。“隆优1 号”百合通过茎基株芽高效增殖与抗性基因聚合育种,实现三大突破。
1.1 繁殖革命。单株茎基产生 10-20 个小鳞茎,替代传统鳞片培育,育苗周期缩短 1 年。传统鳞片繁殖需要精心处理鳞片,且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一般需要 1-2 年才能培育出可用于大田种植的种球,而隆优1 号百合通过茎基自然分化小鳞茎,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繁殖效率。
1.2 连作耐受。破解百合忌连作难题,试验连续种植 7 年无退化。在连作的情况下,隆优 1 号百合通过自身根系分泌物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等的生长,保持土壤生态平衡,使得连续种植7 年仍能保持高产和优良品质。
1.3 生态适配 . 适应海拔 0-1500 m(高寒山区验证于隆回县小沙江镇)。无论是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还是高海拔的山区,隆优 1 号百合都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在不同海拔地区展现出稳定的生长态势和产量表现。在高海拔的隆回县小沙江镇,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特殊,隆优 1 号百合依然能正常生长,其鳞茎和株芽的产量表现优异。
本文基于 2023 年测产实证与种质创新机制,系统阐述其栽培技术体系,旨在为百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百合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百合种植户增产增收,推动百合产业的现代化升级。
2. 品种特性与产量实证
2.1 生物学特性
2.1.1 株芽增殖特性
茎基部自然分化小鳞茎(10-20 个 / 株),单株繁殖系数达传统鳞片法的 10 倍以上,解决种球依赖需一年或二年重新培育环节的产业痛点。传统百合种植依赖从外地购买种球,不仅成本高,而且种球质量难以保证,容易携带病菌。而隆优 1 号百合通过自身高效的株芽增殖特性,实现种球的自给自足,大大降低了种球成本和病害传播风险。其小鳞茎在茎基部自然分化形成,且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形成的小鳞茎可以直接或经过简单培育,次年即可用于大田种植。
2.1.2 抗逆表现
高抗花叶病毒、茎腐病,一般情况下只需防控炭疽病,农药投入减少 30%。在面对常见的百合花叶病毒和茎腐病时,隆优 1 号百合表现出极强的抗性。通过对其基因分析发现,其体内含有多种抗性基因,能够有效抵御病毒和病原菌的入侵。在炭疽病防控方面,隆优1 号百合只需在关键时期进行针对性防治,相较于传统品种,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大幅减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农药残留,有利于绿色生态种植。
2.1.3 药用品质
山东医药公司检测显示水浸出物含量 23%,皂苷含量提升 12% ,苦味物质(生物碱)含量高于传统品种,契合药食两用需求。水浸出物和皂苷是衡量百合药用价值的重要指标,隆优 1 号百合在这两方面表现出色,其较高的苦味物质含量也使其在药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药食两用百合苦味口感的需求。在中药配方中,隆优 1 号百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在食品加工领域,也可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的百合产品。
2.2 产量表现
2023 年7 月隆回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实测数据:
2.2.1. 鳞茎产量 :2563.5 kg/ 亩,较传统龙牙百合( 1500kg/ 亩)增产70.9%。在同等种植条件下,隆优 1 号百合的鳞茎产量远超传统龙牙百合。通过合理的密植、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其自身的高产特性,隆优 1 号百合的鳞茎个头更大、更饱满,且大小均匀,商品性好。
2.2.2 株芽增量:附属株芽提供700 kg/ 亩产能潜力,综合产能达3263.5 kg/ 亩。株芽不仅可以作为繁殖材料,还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隆优 1 号百合的株芽产量可观,为种植户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这些株芽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作为种球进行繁殖,也可加工成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2.2.3 商品品质:干片直片率>60%,为传统品种的 4-5 倍,加工损耗率降低20%。在加工成百合干片的过程中,隆优 1 号百合的直片率高,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破碎和损耗,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其加工后的干片色泽洁白、质地厚实,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 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
3.1 种球处理与高密度播种
3.1.1 种球分级(关键创新点)
分级种植保障群体整齐度,光能利用率提升 15%-20%。大球 (Φ>60g) )种植在高产田,其生长优势明显,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光照资源, 新品 ;中球(50-60g)种植在常规田,生长较为稳定;小球 (<50g )种植在育苗田,经过培育后可作为次年的种球来源。通过精准分级,不同规格的种球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避免了大小球混种导致的生长不均问题,提高了整个种植群体的整齐度和生产效率。
3.1.2 免消毒播种
种球无病毒携带,省去药剂浸种环节(传统方法需多菌灵 800 倍液浸泡)。隆优 1 号百合种球不携带常见的病毒和病原菌。这一特性不仅简化了种植流程,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还降低了种球因药剂处理不当而受损的风险,提高了种球的成活率和发芽率。
3.1.3 高密度配置
用种量。350kg/ 亩(常规品种200-250 kg/ 亩)。适当增加用种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隆优1 号百合通过自身的生长特性,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和养分,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参数。行距 25 cm× 株距 15 cm,深播 8-10 cm。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设置,既保证了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又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深播有利于种球扎根稳固,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
密度效应。冠层遮蔽抑制杂草 90%,除草成本降至< 120 元 / 亩。高密度种植使得百合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迅速形成茂密的冠层,有效遮蔽阳光,抑制杂草生长。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减少了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保。
3.2 连作障碍破解技术
3.2.1 土壤预处理
连作田亩施生石灰 100 kg+ 腐熟农家肥 2000kg,深翻曝晒(核心技术)。生石灰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和虫卵,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腐熟农家肥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为百合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翻曝晒进一步促进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氧化,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3.2.2 养分调控
降低氮肥比例,基肥增施钾镁肥 N:P:K=1:1.2:1.5) 。合理的养分调控能够满足百合生长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避免因氮肥过量导致植株徒长、抗性降低。钾镁肥的增施有助于增强百合的抗逆性,促进鳞茎的膨大,提高百合的品质和产量。在生长后期,根据百合的生长状况,还可进行叶面追肥,补充微量元素,确保百合生长健壮。
3.3 炭疽病绿色防控
3.3.1 农业防治
畦面覆盖茅草 5 cm(降温 3-5℃,保湿率 +20%)。茅草覆盖不仅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减少高温对百合生长的不利影响,还能保持土壤水分,为百合生长创造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同时,茅草覆盖还能起到一定的物理阻隔作用,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机会,降低炭疽病的发生概率。
3.3.2 化学防治
雨季来临,预防期使用 25% 咪鲜胺 1000 倍液喷雾;发病初期,治疗期采用 75% 百菌清 800 倍液 +40% 嘧菌酯,隔 7 天喷 1 次。在炭疽病防控过程中,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和用药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同时,注重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3.4 株芽资源化利用
3.4.1 非留种田
现蕾期摘除株芽,集中养分供鳞茎膨大(增产 15%-20%)。在非留种田,及时摘除株芽能够减少养分的分散,使更多的养分集中供应给鳞茎,促进鳞茎的快速膨大,提高鳞茎的产量和品质。摘除的株芽可进行集中处理,如制作成饲料或进行堆肥处理。
3.4.2 留种田
选取健壮长势好的植株田留种,采收的株芽经过筛选、消毒等处理后,可进行快速繁殖,为下一年的种植提供大量优质种球。株芽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低、遗传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种球供应不足的问题。
4. 种球高效繁殖体系
4.1 株芽直接栽培技术
4.1.1 株芽选择类型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集饱满、无损伤的且直径 ⩾1 厘米株芽。
4.1.2 株芽选取时间
百合收获期进行,最好是选择晴天边采挖边选取种球鳞片株芽,分级装框。注意不要碰伤株芽
4.2 株芽快繁育种技术
4.2.1 操作流程
株芽采集→消毒→苗床播种→覆草保湿→成苗移栽。在株芽采集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集饱满、无损伤的且直径 <1 厘米株芽。消毒处理可采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杀灭株芽表面的病原菌。苗床播种时,将株芽均匀播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轻轻覆盖一层薄土。覆草保湿能够保持苗床的湿度和温度,促进株芽的萌发和生长。成苗移栽时,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和方法,确保移栽成活率。
4.2.2 关键参数
基质为腐殖土∶河沙 Θ=3:1 (pH 6.0-6.5),腐殖土富含养分,河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二者按合适比例混合,为株芽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环境。适宜的 pH 值能够保证基质中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株芽对养分的吸收。较短的成球周期使得种球繁殖效率大幅提高,能够更快地满足市场对种球的需求。
4.3 鳞片育种技术
健壮种球外层 3-4 轮鳞片,代森锰锌 500 倍液消毒。选择外层的鳞片,这些鳞片营养丰富,活力强,栽培后更容易生根发芽。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杀灭鳞片表面的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
4.3.2 育种方法
将选取好的鳞片先用福尔马林熏 用农药处 ,彻底杀灭地下害虫与病原菌,后入畦扦插栽培。栽培采用高畦种植模式,畦宽 1.2 播(8-9 月)方式进行,利于鳞片分化,次年春季萌芽,需覆 种方式。一是斜插或直插式。鳞片基部垂直向下插入基质, 作简便,适用于露天苗床。二是平铺气培。鳞片凹面朝上平铺于浅沟 腐烂率低于 3%。三是层叠砂培。室内湿沙层叠鳞片(不超过5 层) ,2 隔离外界干扰,成活率显著提升。
5. 讨论与风险管控
5.1 技术先进性
5.1.1 连作耐受机制。根系分泌物抑制 刀菌增殖,菌群丰度较传统品种低 63%, 。隆优 1 号百合的根系能够分泌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 菌的生长和繁殖,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和活性。菌群丰度 国金 得土壤生态环境更加稳定,有利于隆优 1 号百合的连作种植。
5.1.2 轻简化优势。高密度种植减少田间操作频次(除草 2 次 / 季→ 0.5 次 / 季)。高密度种植带来的冠层遮蔽效应大大减少了杂草生长,从而减少了除草次数。同时,免消毒播种、种球分级种植等技术措施也简化了种植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5.2 应用风险提示
5.2.1 种球混杂风险。大小球混播导致小苗受光不足,严格分级为稳产前提。如果种球不进行严格分级,大小球混播,小球会因为被大球遮挡阳光而生长不良,导致整个种植群体生长不均,产量降低。因此,在种植前必须对种球进行严格分级,确保同一地块种植的种球规格一致。
5.2.2 炭疽病流行预警。连作田病原基数累积,需建立预防性喷药日历。连作田由于病原菌基数逐年累积,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炭疽病容易爆发流行。建立预防性喷药日历,根据天气变化、百合生长阶段等因素,提前进行药剂防治,能够有效预防炭疽病的大规模发生。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降低炭疽病危害的关键。
6. 结论
隆优 1 号百合通过株芽增殖革命与连作障碍破解,重构百合生产种植模式。其“免轮作 - 高密度免除草 -多路径快繁”技术链,使综合效益提升 % 以 过程中,需强化种球分级标准化,确保种球质量和种植效果的一致性;加强炭疽病联防 化的病虫害防控体系,共同应对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威胁;加大株芽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对株芽价值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充分挖掘株芽的经济潜力。通过这些措施,支撑“种药一体化”产业升级,推动百合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百合高效栽培技术.农林论文库,2022
[2] 隆回县“隆优 1 号”百合新品种喜获丰收.湖南日报,2023
[3] 隆回县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特色经验.隆回县人民政府,2023
[4] 百合种球处理及复壮栽培技术.园艺学报,2024
[5] 隆优 1 号百合测产公告.新湖南客户端,2023 - 07 - 27
[6] 百合栽培技术.乡村振兴网,2024
[7] 百合田间管理关键技术.中药材,2019
[8] 药百合特征特性与栽培.中国蔬菜,2016
[9] 百合微肥施用效应研究.土壤学报,2020
[10] 隆优 1 号百合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78 号,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