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模式下的家长沟通策略与亲子活动设计研究
冯艳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第一幼儿园 154700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合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教育理念差异沟通效能不足家长参与被动等问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沟通策略推动家长深度参与,并设计贴近幼儿需求的亲子活动,成为家园共育落地的关键。
一、统一理念,以亲子活动为桥梁深化共识
家长与教师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家园协作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通过沉浸式活动体验,家长更易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从而形成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可采取以下策略。在开展亲子活动前,教师通过小型家长座谈会或一对一沟通,向家长阐明活动的教育目标及设计理念。
例如,在组织“生活技能挑战赛”前,教师向家长解释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同步鼓励幼儿独立完成穿衣、整理物品等任务。这种沟通前置的方式,能够帮助家长提前了解活动的意义,减少因理念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在活动设计上,幼儿园可采用情境化体验增强家长的认同感。例如,设计“家庭职业体验日”活动,邀请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与幼儿共同扮演医生、消防员等角色。活动中,家长亲身示范职业素养,幼儿通过角色游戏理解社会分工。教师通过现场观察与即时反馈,帮助家长发现幼儿在协作、表达等方面的进步,强化其对游戏教学价值的认同。通过沉浸式活动体验,家长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还能在活动中与教师、幼儿共同参与,增强家园协作的默契。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消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理念差异,还能为幼儿创造更加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分层互动,以个性化活动提升参与深度
家长参与度低往往是因为活动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结构和家长的时间自由度。为提高家长参与度,需根据家庭结构(如祖辈抚养)和家长的时间安排分层设计活动,确保每位家长都能参与。
例如,在沟通策略上,需进行精准需求调研。通过问卷和面谈,深入了解家长的时间安排及教育关注点。针对祖辈家长,采用“晨间接送短谈”的方式,用方言进行亲切交流,传递科学育儿方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拉近与祖辈家长的距离,还能在短时间内高效传递关键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在晨间接送时,用方言向祖辈家长简要介绍当天的教学重点和育儿小贴士,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于在职父母,通过微信发送活动预告与图文反馈,利用他们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和孩子的学习动态。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或家长群中定期发布活动预告、育儿文章和孩子的学习成果展示,让在职父母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活动设计方面,可开展分主题的亲子项目。例如,为祖辈家长设计“传统游戏工坊”,如翻花绳、踢毽子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祖辈家长带领幼儿体验传统文化,还能通过教师的现场引导,让祖辈家长关注幼儿协作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游戏工坊”中,教师可以引导祖辈家长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情况,帮助他们理解幼儿在协作中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在职父母,可利用周末开展“户外探索日”,如公园自然寻宝活动。父母与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卡,教师在活动中穿插观察指导,帮助家长发现幼儿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户外探索日”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任务,让父母和幼儿一起寻找自然中的动植物,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则在旁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并及时给予家长反馈和建议。通过精准的需求调研和分层的活动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三、闭环反馈,以评价机制优化共育效能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设计—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以确保教育活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沟通策略方面,活动结束后发放“亲子活动反馈表”,内容涵盖家长满意度、幼儿表现以及改进建议等。这种多维度的反馈收集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家长和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需求。针对重点问题,如幼儿情绪管理,教师通过家访或电话回访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共同制定家庭跟进计划。这种个性化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家长的参与感,还能确保教育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情绪需求,并在家庭环境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在活动设计方面,举办“亲子作品展览会”,展示活动中的手工、绘画等成果。教师邀请家长担任“观察员”,记录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力和创造力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能够直观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此外,围绕作品开展家长圆桌会,分享家庭教育心得,能够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教师汇总观察记录与家长建议,形成个性化成长档案,为后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这种成果展示与联合评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从而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通过这种多维度的反馈收集和成果展示与联合评价,家园共育能够形成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还能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此外,这种机制还能够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通过持续的反馈和优化,家园共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的本质是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合力的最大化。本文提出的三项策略——以活动深化理念共识分层设计提升参与度闭环反馈优化效能,将沟通策略与亲子活动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验证了其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淼 . 家园共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教学 [J]. 读·写·算,2024(13).
[2] 谢艳雪 . 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 [J]. 求知导刊,202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