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文化精美促进体育健美

作者

付国凤

桂阳县文化馆 湖南桂阳 424400

引言:

近年来,桂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以文兴体,以体辅文,以精美文化促进健美体育,加快文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以精心的“文体融合”统筹体育事业。

桂阳县锚定文体高效融合的目标,成立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以联动全域、快速协同的指挥体系重构文体旅发展制度机制,成为推动文体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县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挖掘弘扬体育文化,与桂阳古郡文化、红色文化、全民健身传统民俗相结合,有效破解流量转化不足、业态融合层次较低、受众圈层难以出圈等痛点,构建“全县一盘棋”的文体旅发展新格局。

全面整合各乡镇(街道、社区)文体旅资源、项目及各方力量,结合红色文化,把红军经过的十乡百村“红军路”打造成“文体旅游路”“乡村振兴路”“全民健身路”。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相继举办(承办)第六届中国丰收节、西河徒步节会、省第六届农耕大赛等乡村赛事,使文化和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建设幸福乡村、健康乡村。

二、以精美的“文化品牌”铸就体育精神。

桂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四个定位”持续推动桂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加快建设“冠军之城”。制定了《桂阳县全民建设“冠军之城”2023—2027 年行动方案》及《2024 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冠军之城”“体育强县”“世界冠军后备人才基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基地”四张名片。

借我县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契机,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奖励专项资金连续奖三年每年 100 万元,建设“冠军基地”,投资 2.6 亿元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一期工程总占地 80.2 亩,各场馆功能齐备。2024 年 7 月 27 日—31 日,为举办全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又投资 76 万余元进行了提质改造了县健身中心举重馆。

在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桂阳冠军荣誉陈列展馆,将冠军文化、冠军品质传承发扬光大。建设了“冠军公园”和冠军之城主题展馆,进一步完善冠军元素。组织了“冠军标识”logo 设计征集,打造“冠军大道”,在冠军道路两侧路灯上悬挂冠军之城 logo 标志,营造浓厚的冠军之城宣传氛围。积极与省体育局对接“冠军之城”授名事宜,提请省局报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提升冠军品牌的认可度。

三、以精致的“群文阵地”支撑体育强县。

呼应群众需求,免费开设了舞蹈、合唱、器乐、国学、国画、戏曲、体艺等共 9 个艺术门类 12 个班,实行错时开放,采用线上 + 线下同时报名的方式,累计培训 3 万余人次,切实增强群众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免费开放美术馆、非遗展厅、射击馆,每天开放 8 小时,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摩鉴赏和体验,累计参观人数30 万余人次。

全民健身中心场馆进一步完善,通过市场运作,游泳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县举重馆已完成装修,成为全省举重锦标赛比赛场地。按照县城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农村社区“30 分钟健身圈”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和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目前全县统计体育场地有 2365 个,体育面积 1820721 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9 平方米,已超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体育场地全覆盖。2024 年发放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77 套、农民体育建身工程器材22 套。

鼓励成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劲舞等 16 个单项民间体育运动协会,现拥有会员 10 万余人,仅 2024 年协会组织举办“舞动新时代·筑梦冠军城”广场舞、我是冠军歌手赛等各类群众文体赛事 20 余场次,参与群众达30 万人,极大地调动群众崇文重体的积极性,营造了文体相融的浓厚氛围。

四、以精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体育赛事。

桂阳县以冠军精神为内核,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每年组织举办各类五型体育赛事 10 场以上,连续举办了两届半程马拉松赛事,2025 年郴州市和美乡村村 BA 圆满收官,7 月湖南省村 BA 即将开赛,群众崇文重体氛围浓厚,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正和镇成功创建“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

五、以精妙的“文化效应”助推体育发展。

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桂阳的“体育 + 文旅”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产业融合路径,正日益成为文旅项目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如桂阳正和镇的星空露营游乐园,不但可以乘坐时空列车感受,实景感受白鹭群飞的优美自然风景,还可以秒懂桂阳千年古郡历史文化,又可以现场体验体验看星空、攀岩壁、放空等体育项目。

在实践探索中,桂阳进一步挖掘体育赛事与地方传统活动的传播势能,通过将文旅项目开发、地方特色产品推广与大型体育赛事、民俗节庆活动进行战略耦合,形成多维度的文化记忆点构建机制。例如,通过举办半程马拉松赛事的赛道规划串联文化园、宝山工矿等地方旅游景点,在赛事宣传中植入了坛子肉、乌龙姜、亿勺蜜、稻灰粽、米饺粑等桂阳特色的农产品和飞仙陶艺、艺菁剪纸、白水纸品等手工艺品的桂阳元素,实现体育流量向文旅消费的转化。同时还将昆曲、瑶歌、舞龙、耍狮、武术等独具桂阳特色的非遗项目融入体育中,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增强了文化记忆的可感知性与体验性,更通过体育赛事的媒体传播效应与社交传播属性,构建起跨地域、跨圈层的文化认同网络,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以精干的“文体人才”引领体育潮流。

桂阳县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体教融合,实施“青苗计划”,打造“育苗基地”,每年 4-6 月定期到全县各中小学遴选体育人才。今年已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体育人才 26 人,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近年来,桂阳健儿冲出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培养出李萍、易思玲、侯志慧、张旺丽、史逸婷、曹刚、黄丽、欧阳静玲、罗诗芳、王佳丽、欧阳丽平等 11 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冠军和全国冠军。获得各类奖牌 421 枚,其中,国际级金牌 78 枚、国家级金牌 58 枚、省级金牌 106 枚。11 月,开展了桂阳籍巴黎奥运会(残奥会)冠军表彰大会系列活动,会上,宣读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向奥运会(残奥会)冠军侯志慧、罗诗芳、史逸婷学习活动的通知》,并为奥运冠军颁奖,会后三名冠军打卡文化园,品尝了家乡美食、观看了非遗演出。桂阳非遗中的“舞金瓜龙”“闹太祖公”“耍布袋狮”既是群众喜爱的非遗项目,又是独具一格的体育项目。

结束语:

桂阳县以文化为魂、体育为翼,在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的交融中,绘就了文体融合的绚丽画卷。从千年古郡的文脉传承到全民健身的蓬勃热潮,从非遗技艺与体育赛事的创意碰撞到文旅体产业的协同发展,每一次探索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创新智慧与人文温度。未来,桂阳将继续深耕文体融合沃土,让文化浸润心灵,让体育强健体魄,以更丰富的业态、更精彩的活动、更优质的服务,打造独具魅力的文体新高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书写属于桂阳的辉煌篇章!

作者简介:付国凤(1976.9-),女,汉族大学本科,副研究员(副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管理(文化文艺的组织策划、创作、辅导、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