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爱妇女儿童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探讨
孙丽娜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妇女联合会,内蒙古 赤峰 025150
摘要:妇女、儿童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关爱妇女儿童是国家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支持、权益保护、心理关怀三个方面探讨了关爱妇女儿童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旨在提升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策略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2023年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工作服务在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妇女儿童做的相关要求,基于关爱妇女儿童的视角,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来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工作。
一、丰富教育资源手段,以教育促发展
在基于关爱妇女儿童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人员一定要意识到知识才是改变妇女儿童弱势地位的根本推动力,只有拥有了知识,拥有了谋生的能力,妇女儿童的地位才能够得到提升,也才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未来。因此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来收集各种教育资源,筹措教育资金来帮助妇女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一是可以不断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机会。首先,从资金层面上来看。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同社区民政部门教育部门等多个主管部门开展密切的联动,对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的生活及经济现状进行客观的调查之后,为经济困难的妇女和儿童联系申请专项的教育资金以及政府补贴。要让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展学习,提升自身的技能。其次,可以在物质上对偏远地区的妇女儿童给予帮助。比如与公益组织合作筹措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偏远地区的妇女儿童。也可以和当地的文化站合作,以远程教育的方式,为有意愿提升自身技能的妇女连接更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帮助偏远地区的儿童能够享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是开展专门职业教育培训。很多妇女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妇女缺乏能够谋生的职业技能,导致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在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社工们应该做好妇女关于职业能力培训需要的调查以及市场调研活动,然后根据妇女的自身特点、现实需要以及市场需要,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多元化的培训课程,并做好就业平台的链接工作。帮助妇女在学到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创业和就业来提升自身的经济收入,并推动她们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提升。在儿童教育领域,则可以通过做好课后辅导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等方式,帮助有升学意愿的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绩。
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多元手段促公平
在基于关爱妇女儿童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实施的过程中,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是确保妇女儿童能够接受教育并拥有健康身心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们可以从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重点守护关爱特殊群体、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角度入手,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构建更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首先,可以开展普法教育,拓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社会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依托自身所具有的专业优势,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与当地的妇联社区、民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相关的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挖掘妇女节、儿童节等各种节日所具有的宣传教育价值,以这些节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开展多元化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掀起一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风潮。
其次,构建权益保护机制网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可以链接司法、民政、公安、教育、社区等多部门的资源,通过设立维权热线,开展入户排查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妇女儿童为自己发声的渠道,并能够确保在发现妇女儿童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以迅速的联动机制,让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最后,针对弱势群体提供专项保护。通过和社区以及志愿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对辖区内需要关注的困境儿童,困境妇女开展不定期的走访,了解他们的现实需要,以及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密切关注其动态,并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支持与援助,用实际行动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三、开展心理关怀工作,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在关爱妇女儿童视角下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也同样不能忽视对于妇女儿童的心理关怀工作,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手段给予妇女儿童在心理方面更多的支持,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要促进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和能力,积极促进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比如与社区、学校以及医院建立合作机制,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或者由社区牵头,不定期为妇女儿童开展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和辅导工作,适当调整妇女儿童的心理,为妇女儿童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其二,要开展多元心理健康教育。以线上教学、小组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等方式,在社区、学校以及医院开展为妇女及儿童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和指导活动,提高妇女儿童心理调适能力。
其三,应加强情感支持。社会工作者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联系,通过不定期家访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逐渐建立起与弱势妇女儿童群体的联系之桥。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动态,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与陪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基于关爱妇女儿童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党和国家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政策的要求,通过开展心理关怀、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丰富教育资源手段等方式,构建更为专业多元的妇女儿童关爱体系,为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从而促进他们能力的提升,并帮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拥有更加快乐的。
参考文献
[1]姚大川,王小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人才:概念内涵与培养路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0.
[2]任然.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N].中国妇女报,2025-03-08(005).
[3]马乐.“双高计划”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青年,2025,(03):75-77.
[4]王春霞,周韵曦,景韵润.尊重姐妹们关爱孩子们以能动履职扎实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N].中国妇女报,2024-04-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