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智慧党建”研究浅议
李文龙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839000
摘要: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党建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方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党建工作从传统模式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提升党建效率和效果提供了新机遇。智慧党建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整合党建资源,不仅提高了党务管理的效率,还优化了学生党建活动的组织形式。它能够精准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需求,实现党建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此外,智慧党建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技术动力,利用沉浸式体验和在线互动丰富了教育形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智慧党建仍面临内容创新不足、技术支持有限、学生参与深度不够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平台建设、内容优化、师生互动等方面探索有效解决方案,为高职院校推进智慧党建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智慧党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创新
引言:
新媒体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对数字化生活的依赖日益增强,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显现出局限性。智慧党建作为党建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新媒体技术发展对高职院校党建的影响
1.1新媒体技术的特征
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与广泛性显著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效率。相比传统党建的线下传播方式,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全员覆盖。例如,党组织可以通过推送党课学习资料或活动通知,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打破时间与场地的限制。
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弥补了传统党建中信息传播单向化的不足。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即时参与和互动的机会。例如,党建直播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评论提出问题,党组织及时回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此外,新媒体技术的数据化与智能化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精准性。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数据分析,党组织能够掌握学生的兴趣偏好,优化内容推送策略。例如,分析文章阅读量和活动参与度数据,帮助党组织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从而提升党建的实际效果。
1.2新媒体对传统党建工作的冲击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泛滥使党建内容容易被淹没。高职学生每天接触大量娱乐化和商业化信息,党建内容在众多信息中缺乏吸引力。例如,学生更倾向于刷短视频,而对推送的党建学习资料兴趣不大,影响了内容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新媒体平台上的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内容相比,传统的党建形式显得单一枯燥。例如,线上党课学习常被学生当作任务完成,缺乏深入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削弱了传统党建模式的吸引力。学生习惯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后,传统的党课教育和专题讲座因互动性不足而显得乏味。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党建活动的覆盖面与效果也因此受到限制,导致党组织难以发挥思想引领的核心作用。
二、智慧党建的内涵与意义
2.1智慧党建的内涵
智慧党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产物,致力于推动党建工作的数字化和现代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智慧党建优化传统党建模式。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党组织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学生对党建活动的参与度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云计算则整合党建资源,构建高效的共享平台,提升党组织的协同效率。同时,智慧党建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集中管理与共享,如开发涵盖党员发展、党费缴纳等功能的管理系统,简化党务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智慧党建还注重多功能融合,将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播融为一体。借助智能推荐算法,平台可以向学生精准推送红色文化内容,如历史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智慧党建通过技术手段增强教育吸引力,例如采用VR技术再现党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2.2智慧党建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智慧党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路径与工具,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与传统单向教育模式相比,智慧党建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情感共鸣。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学习党的理论、观看红色影片或浏览先进事迹,这种方式让教育更生动具体。结合VR技术等沉浸式体验,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智慧党建还通过提升互动性和便捷性为学生党建工作注入活力。平台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如在线学习、实时互动和“党建打卡”活动,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也让党建活动更具仪式感。此外,智慧党建为学生党建事务提供高效服务,如在线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和党费缴纳,省去繁琐程序。平台还能帮助党组织定期跟进学生党员的发展状况,确保党员管理和服务更高效全面。
三、高职院校智慧党建的实施策略
3.1构建智慧党建平台
高职院校的智慧党建平台应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党建工作的需求。首先,平台需要实现党建基础事务的数字化,如党员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等功能,以提高党务管理的效率。其次,平台还应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在线党课、学习打卡、党建新闻推送等模块,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举例来说,许多高校已经搭建了“智慧党建云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平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或参与党组织活动,显著增强了党建工作的灵活性与覆盖面。
3.2深化党建内容创新
智慧党建应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党建内容的呈现方式。例如,通过短视频、H5页面、互动动画等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红色故事等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和兴趣。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内容风格制作党建主题短视频,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党的精神。例如,“一分钟党史”系列短视频,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高效传播。
3.3注重党建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
智慧党建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业与就业指导中。例如,可以通过智慧党建平台设置职业规划模块,为学生提供职业素养培训、红色创业经验分享等内容,帮助学生将党的理论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同时,党组织可以邀请优秀党员企业家到校分享创业经验,既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四、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智慧党建”为党建工作开辟了全新路径。通过智慧党建平台的搭建、内容形式的创新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党建工作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技术活力。然而,智慧党建在实践过程中仍需应对内容同质化、技术支持不足以及学生参与度有限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特点,深化智慧党建平台功能,优化党建资源配置,探索更加个性化、互动化的教育模式。未来,智慧党建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现代化,为培养思想坚定、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军,张伟. 智慧党建的实践与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3):45-50.
[2]王红霞,刘明.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教育技术, 2021(7):32-36.
[3]赵丽丽,陈晓东.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