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融合能力探讨

作者

成其洁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深度融合,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电视新闻生产和传播中的关键角色,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和能力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电视新闻编辑更多侧重于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采访、写作和编辑等核心业务,但在融媒体时代,仅具备上述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所需。面对媒体融合大潮,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拓展业务能力,努力提升融合素养。本文拟从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入手,探讨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融合能力,并就能力提升途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电视新闻编辑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一)受众分众化,收视习惯多元化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受众被分化为众多细分群体,收视习惯愈加多元化。90后、00后等新生代群体逐渐成长为新闻消费主力,他们更青睐于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对视频、图片、H5等新媒体表现形式有更强偏好。传统电视以中老年受众为主,而年轻群体逐渐流失。面对这一现状,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转变传统的选题策划思路,加大对分众化、个性化内容的供给。

(二)多元传播平台竞争激烈

融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迅速崛起,视频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渠道对电视媒体形成分流。从前电视新闻一枝独秀,如今则面临严峻的媒体竞争态势,抢夺受众注意力的难度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敢于改变固有的报道思维和编辑方式,积极主动适应融媒体传播规律。

(三)新闻生产流程亟待重构

在传统电视新闻生产流程中,记者负责一线采访,编辑负责选题、写作、后期制作等采编环节,节目播出后即进入下一循环。这种流程在融媒体时代难以为继。当下,新闻报道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多个渠道分发,实现全媒体覆盖和多平台传播。这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重构新闻生产流程的要求,需统筹调度各类媒介资源,构建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全流程优化升级。

(四)缺乏全面的融合型人才

融媒体时代亟需具有全媒体意识、跨媒体采编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等多项技能的“全能型”新闻编辑人才。但从目前行业人才储备来看,熟悉传统电视采编业务而又具备新媒体应用技能的“两栖型”人才普遍匮乏。大部分电视新闻编辑对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认知不足,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够精准,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难以适从。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融合能力

(一)全媒体意识

全媒体意识是指电视新闻编辑树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理念,在选题策划、素材采集、内容生产等环节充分考虑多媒体传播的特点,为多个传播渠道制作相应样式的新闻产品。具备全媒体意识的电视新闻编辑,在选题环节就要考虑如何将一个选题实现跨平台呈现。例如,在重大主题采访报道中,可提供电视专题片、微纪录片、H5、图文报道、短视频等多元产品,满足不同平台、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二)跨媒体采编能力

跨媒体采编能力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能够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受众需求完成多样化的新闻内容生产。具备这项能力的电视新闻编辑,能运用图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VR)等丰富手段进行新闻叙事,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新闻体验。例如,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单一的电视画面已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VR全景等先进技术手段采集素材,制作发布图文直播、视频短评、动态图解等移动化产品,通过构建融合传播矩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报道。

(三)新媒体运营能力

新媒体运营能力是指电视新闻编辑利用新媒体平台分发内容、引导互动、提升影响力的能力。具备这项能力的电视新闻编辑,能够创制适合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元化传播样式的新闻产品,通过生动活泼的内容激发用户兴趣,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例如,电视新闻编辑在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可制作相应的微博话题、微信推文、抖音短视频等衍生产品。在内容生产中要注意运用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增强互动黏性;在内容分发中要把握热点脉搏,抢占传播制高点,从而最大化触达目标受众,形成良性互动。

(四)数据分析能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日趋多元,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定量分析把握传播效果,指导内容优化。这项能力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动态监测新闻产品的用户访问量、阅读量、点赞量、评论互动等关键指标,洞察用户行为习惯,把握传播规律,并据此优化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和渠道分发,实现精准、高效的新闻传播。例如,通过对热点话题讨论数据的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可掌握网民情绪走向,有的放矢地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对用户收视行为数据的分析,可洞察新闻节目的收视群体特征,把控节目定位,为节目创新提供参考。

三、提升电视新闻编辑融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理念,树立融合意识

融媒体时代呼唤全新的理念和视野,电视新闻编辑要主动融入这场变革,从思想深处激活融合意识,真正将目光投向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图景。这意味着要告别内容生产的“孤岛”心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桎梏,以开放、共享、创新的姿态拥抱融合。树立融合意识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电视新闻编辑要以"空杯"的心态虚心学习,努力掌握多媒体采编技巧,创新报道方式和叙事风格。要主动与新媒体团队开展协作,参与跨媒体选题策划和内容生产,在实践中加深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要善于换位思考,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以流量数据为指引,敏锐把握分众化需求,精心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内容产品。电视新闻编辑要勇于批判固有观念,敢于挑战传统路径,在碰撞交锋中淬炼全新的思想境界。

(二)学习新知,提升业务水平

电视新闻编辑要成为融合型复合型人才,必须加强学习、走好成长的每一步。学习内容“软硬兼施”,“软实力”即业务能力的学习,要苦练传统功夫,炼就扎实文字和口播基本功,提升现场报道和分析解读能力。同时要学习新知,领会算法推荐、智能分发、用户画像等前沿科技理念,掌握信息图表、交互动效、VR呈现等新技术应用,拓展业务技能范畴。“硬实力”即数字素养的学习。要掌握图文音视频素材的采集、剪辑、包装等数字化技能,学习运用多媒体制作和发布工具,掌握流量统计、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等大数据技术应用。学习形式要“内外兼修”。“内”即加强内部学习培训,电视台可定期邀请业内专家授课,开展融媒体专题培训,传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外”即走出去学习取经,电视新闻编辑要主动参加业界论坛峰会,关注优秀融媒体项目案例,向行业标杆学习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要加强与兄弟媒体的交流互鉴,在碰撞交流中启迪思路、启发灵感。

(三)优化流程,探索一体化运作

当融媒体成为主流趋势,电视新闻编辑不能固步自封,而应主动融入变革。这就要求电视台重塑内容生产流程,为编辑提供一体化运作的平台支撑。纵向打通,指打破采、编、播环节壁垒。传统流程中记者负责采访、编辑负责选题和加工,两者很少交叉。而今要实现一体化运作,电视新闻编辑既要参与报道,提供一线见闻,又要主持策划,加工多元内容。通过编辑前置,记者编辑协同,完成从线索挖掘到成品输出的全链条运作。横向打通,指打破部门间藩篱。电视、网站、新媒体、技术部门间应加强联动调度,成立跨部门融媒体采编中心。由融媒体采编中心统筹选题、调度资源、组织生产,推动多部门协同,共同打造全媒体报道矩阵。终端打通,指打破内容生产终端界限。打破原有电视终端思维定式,要让内容从电视屏“流动”到PC屏、手机屏、VR屏等多屏。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打通思路、拓宽视野,以全媒体思维采写信息、制作内容,适配不同终端需求。

(四)完善培训,打造复合型团队

电视台要将融媒体人才建设摆在战略位置,系统规划、多措并举,打造一支善作善战的融媒体生力军。一方面要优化培训体系。在内容上,要兼顾理论引领和实务指导。开办全媒体大讲堂,普及融媒体理念;开设采编实务工作坊,提升多媒体内容生产技能。在形式上,要突出沉浸式体验。开展主题沙龙,就热点话题展开头脑风暴;成立实践工作室,在项目中加强实战磨砺;鼓励员工到融媒体一线挂职锻炼,在全媒体报道、运营、管理一线深度参与、快速成长。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机制。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成立导师团,发挥骨干榜样示范作用;实施"新媒体特训生"计划,在重点岗位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引进新媒体领军人才,为融媒体转型发展注入活力。

结语:新技术的迭代发展正在重塑媒体格局,电视新闻编辑只有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增强改革意识,加快知识技能更新,提升全媒体意识和融合能力,才能在变革的洪流中把握先机、赢得发展。这既是摆在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面前的时代命题,更是电视媒体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面向未来,电视新闻编辑要在融合发展的大潮中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