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作者

张立达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617000

常言说得好,“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说的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思考问题的工具 , 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更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数学语言包括口头的数学语言和书面的数学语言 , 而书面的数学语言又可以分成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等。 就数学的口头语言与文字语言来讲,应有文字简洁、 表意准确、 推理严密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建立准确、 清晰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 因此,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使用数学语言, 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准确表述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 , 进行数学判断的依据 , 进行数学推理的基础;因此 , 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 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通过直观演示 , 观察思考 , 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 , 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因此 , 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 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个" 字"、" 词"。 因为毎个字、词都有确切含义 , 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如果把“只”字丢了,梯形的概念就完全错误了。

2. 准确表述算式的意义

数学中的算式可以用语言表达。在数学教学中应正确使用这些专门的数学门用语 , 如四则运算的名称、运算顺序的表达、算式的具体含义……, 都需要准确精炼。

例如, 在“列式计算”中,我们就需要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读出数学算式:例如300-25x4 ,读题:从300 里减去25 和4 的积, 差是多少,不能读成“从 300 里减去 25 个 4 的积,差是多少”。25 个 4 的积,是25 个 4 连乘的意思,25 和 4 的积,是 25 乘 4,两者意义大相径庭。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读出算式,可以保证四则运算的正确。

3. 准确表述数量关系

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是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理清数量关系的关键是能准确表述数量关系,特别是最基础的数量关系,它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奠基石。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最基本的解决问题中,就要学会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 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一共有 50 本练习本 , 平均分给 10 个同学,每人分多少本?50÷10=5 (本) 归纳出数量关系:总数 ÷ 份数 =1 份数。数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可以这样点点滴滴归纳总结。

这样,通过对具体问题解答,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抽象概括,得到一般的数量关系式模型,为正确解答其他复杂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三种数学语言,培

数学语言一般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又可以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三种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发挥文字语言的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文字是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是记录与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以及平时的练习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深刻理解题意,正确解题。

例如:“张叔叔带了一些钱去买东西,用了 20% ,还剩下 20 元。张叔叔带了多少钱呢?”

我们抓住“分率句”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层层剖析,进而顺利进行解题。用了 20% ,用了哪个数的 20% ?用了全部钱的 20% ,全部钱应为单位“1”。 用了 20% ,刚好是 20 元吗?不是,剩余的 80% 才是 20 元,怎样列出方程 ? 又怎样用算术方法解决呢?深入准确分析,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3. 发挥符号语言的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数学世界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学生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例如,我们的数量符号(0--9),运算符号 ( ∴-⋅×,+) ),还有关系符号(=、≈、>、 < )等等,一旦符号参与运算和推理证明,数学的简洁性就体现出来了。

在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教学中,充分发挥符号语言的魅力,培养符号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要发挥符号语言的作用,用简洁的符号来表达复杂的数量关系。

2. 发挥图形语言的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用好图形语言,就是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洁化。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道出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我们低年级借助直线认识数的顺序,画圆圈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到高年级画线段图,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都是借助图形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渗透,如数轴、位置、正反比例关系图形,都体现了图形语言的作用。还有统计图本身和几何概念模型都是图形语言的体现。

(三)数学教师在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必须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例如,面积与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面积 ? 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解题中,二者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本质上绝对不同,在描述这两个概念时要注意严格区分,否则就会出现“求面积与求体积混为一谈”的误区。

2. 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语言必须符合逻辑。例如,把“除”与“除以”不能正确表达,这会把被除数和除数弄反;在大数的改写中“省略”和“保留”这些关键词语不明白,就会犯逻辑错误。

3. 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语言要注意科学性就是指数学教师的语言在语法要是正确的;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只考虑学生的兴趣而损害数学语言的科学性。

4. 注意语言的启发性

数学语言要有启发性,就是说数学教师要通过语言启学生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数学语言的表达,并运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注重数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用准确、科学、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书目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王永春

《小学数学通》 刘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