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徐宝存
临沭县苍源河实验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具有资源丰富、交互便捷、情境生动特点的信息技术,在融入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后,可打破传统互动的局限,创设多样的情境,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更加高效的互动,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互动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是信息技术具备的功能之一,能够创设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互动情境,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视频片段播放、动画演示等形式,将生活中蕴含数学原理的场景进行还原,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主发现隐藏的数学问题、积极参与互动讨论。
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模拟超市促销的真实场景,在电子屏幕上展示不同商品的原价、折扣比例以及具体的促销规则。学生分别扮演超市里的顾客与售货员,顾客需要根据商品的折扣信息计算出最终的支付价格,售货员则需要向顾客详细解释不同折扣方式对应的实际优惠程度。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主动与同伴交流计算时的思考过程,在讨论中深化对百分数应用方法的理解,弄清不同折扣计算的区别与联系 11] 。
二、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协作互动平台,促进合作探究
在线的协作互动平台,能够由信息技术搭建而成,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专属空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具体任务,学生通过平台自由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并合作完成任务,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路径、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在协作平台上发布关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任务,同时上传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说明和图形分解的思路提示文档。小组成员通过平台上传各自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利用平台自带的绘图工具共同绘制图形的分解示意图并准确标注关键数据。对某种计算方法产生不同意见时,成员们在平台的讨论区展开充分辩论,结合学过的基本图形面积公式验证各自想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教师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各小组的互动记录和任务完成进度,在学生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困惑时适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
三、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分层互动任务,实现个性化互动
设计分层互动任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学生们的数学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教师借助教学软件对学生的日常作业完成质量、课堂答题准确率等学习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的能力水平划分为不同层次,设计出难度逐步递进的互动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参与互动。
教学“解方程”这一内容时,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平台上的互动任务以基础方程求解为主,学生通过拖拽数字、符号到相应的位置完成解方程的全过程,软件会在每一步操作后实时反馈结果是否正确,并对错误步骤给出具体的修改提示,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互动任务则侧重于方程的实际应用,让他们在平台上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编写含有方程的数学问题,与其他同层次的同学交换问题并相互评价解答过程的完整性与正确性,进一步提升对方程应用的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和信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2]。
四、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即时反馈互动机制,优化互动效果
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即时反馈,是信息技术可以做到的,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了解互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利用课堂答题器、在线问卷系统等工具,快速收集学生在互动中的答题结果和观点表达,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统计图表,直观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互动的节奏与难度;学生也能通过即时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修正,避免错误认知的积累。
“小数的加减法”练习环节,教师通过在线答题平台发布一系列包含易错点的互动题目,涵盖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进位与退位等多种情况,学生在平台上提交答案后,系统立即显示个人的答题正确率和班级的整体正确率,并标注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和典型的错误解法,让师生都能清楚了解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小数点对齐、进位标记等细节问题。学生在看到自己的答题结果后,快速发现自身在计算方法上的不足,主动与同学交流正确的计算思路,相互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形成良好的互助学习氛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比如教授立体几何知识时,利用三 维动画技术展示立体图形的结构与变化过程,教授统计与概率知识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3]。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正提供着新的思路与方法。这类模式依托创设的生活化互动情境、搭建的协作互动平台、设计的分层互动任务以及构建的即时反馈机制等策略,能够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的数学思维与合作能力,对教学改革形成切实推动。
参考文献:
[1]王延龙.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5):18- 21.
[2] 孙雪玮 . 交互式一体机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新通信,2024,26(18):152- 154.
[3] 王云 .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4,26(18):164- 166.
作者简介格式:徐宝存,1981年3月出生,男,汉族,山东临沭人,大学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办公室主任,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