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CT与X线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的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

纪龙

吉林大众司法鉴定所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CT与X线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中各有特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CT与X线在骨折检出比率、骨折类型判定、细微骨折呈现等表现,分析二者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为法医选择更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医鉴定;外伤骨折;CT;X线;效果对比

引言

在法医实际工作中,因受到外伤而引发的骨折案件十分常见。X线检查依靠其操作较为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长久以来都是骨折初步筛查时常用的方法;CT凭借其高分辨率以及多平面重建等技术特性,在骨折诊断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CT与X线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方面的效果展开对比研究,对于优化鉴定流程以及提升鉴定质量有着关键的价值。

一、CT与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一)X线检查原理及特点

X线作为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极短,能量巨大,它的检查原理是凭借X线穿透人体不同密度组织过程中所产生的吸收差异,在探测器或者胶片上形成影像。X线检查有操作便捷的优势,可迅速获取整体骨骼的大致影像。对于十分突出的骨折线以及骨折移位等状况可以直观显示出来,并且费用相对较为低廉,在基层医疗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X线属于二维成像,存在影像重叠的问题,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比如颅底、脊柱、骨盆等部位的骨折,以及细微骨折以及隐匿型骨折的检出能力存在一定限度。

(二)CT检查原理及特点

CT检查依靠X线扫描技术,探测器围绕人体某个部位做多角度扫描,得到大量的断层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等多平面图像。CT的优点是分辨率较高,能呈现骨骼的细微结构,诊断复杂部位骨折、细微骨折和隐匿性骨折的准确率较高。然而CT检查费用偏高,检查时间偏长,而且辐射剂量比X线检查高。

二、CT与X线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中的应用对比

(一)骨折检出率对比

大量研究表明,在法医进行外伤后骨折鉴定工作时,CT对于骨折的检出率一般要比X线更高。有一项针对100例疑似骨折患者展开的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通过X线检查一共检测出了70例骨折,骨折检出率为70%,然而利用CT检查则检测出了92例骨折,检出率高达92%。针对一些隐匿性骨折,比如腕舟骨骨折、股骨颈不完全骨折这类情况,X线大多时候会因为影像出现重叠或者骨折线并不十分突出,而出现漏诊现象;CT却可依靠其具有的高分辨率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清晰地将骨折线显示出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这类骨折的检出率。在对复杂部位骨折进行诊断时,比如骨盆骨折,因为骨盆的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包含多个关节和骨骼,X线检查很容易受到疝气、骨骼重叠等因素的干扰,CT却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各个骨骼结构,准确地显示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向以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提高了骨折检出的准确性。

(二)骨折类型判断对比

准确判定骨折类型在法医鉴定里有着关键意义,不同的骨折类型于损伤机制、损伤程度评定等方面是存在差别的。X线主要依靠正位、侧位等常规投照体位来观察骨折,对于像横行骨折、斜行骨折这类简单骨折类型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对于像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这类复杂骨折类型,鉴于X线的二维成像存在限制,很难全面呈现骨折块的数量、大小、移位方向以及关节面的损伤状况,容易致使对骨折类型出现误判。与之相比,CT的多平面重建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从任意角度去观察骨折部位,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折块之间的关系、关节面的完整性以及骨折所累及的范围,为准确判断复杂骨折类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在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定过程中,CT可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的延伸方向、髁间骨折块的分离程度以及关节面的塌陷情况,可供法医准确判断骨折类型,为损伤程度评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细微骨折显示对比

细微骨折在法医外伤后的骨折鉴定里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其对于准确判断损伤程度以及伤伤机制有着关键的意义。X线检查因为分辨率有限,对于一些细微骨折,比如骨皮质的线型骨折、骨小梁的微骨折等,大多时候难以显示出来,CT有高分辨率,可以将这些细微骨折显示出来,为法医鉴定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在骨折鉴定当中,X线检查或许仅能发现十分突出的骨折情况,对于一些细微的肋骨皮质骨折或者肋软骨骨折,容易出现漏诊,CT检查可通过扫描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把这些细微骨折显示出来,防止漏诊,提升鉴定的准确程度。

三、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中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建议

(一)联合应用CT与X线

由于CT以及X线在骨折鉴定方面分别有的优势与局限性,法医针对外伤后骨折展开鉴定工作时,可以将CT检查与X线检查结合应用。

X线检查可当作初步筛查的方式,迅速了解骨折的大概情形。针对某些十分突出的骨折,X线检查的结果可作为关键的参考内容。针对那X线检查难以确诊或者疑似复杂骨折、细微骨折、隐匿性骨折的患者,可以开展CT检查,通过CT的高分辨率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全面且精确地评估骨折状况。这样的联合检查方式可以充分呈现X线检查的便捷特性与低成本优势,还可通过CT检查提升骨折诊断的准确程度,为法医鉴定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依据。

(二)根据骨折部位与类型选择

在面对解剖结构较为简单、骨折类型相对明确的身体部位时,比如四肢长骨骨折这种情况,X线检查一般是满足诊断方面的需求的。

然而对于像颅底、脊柱、骨盆这类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部位,以及如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等复杂骨折类型而言,CT检查应当作为首选。在一些细微骨折以及隐匿型骨折的诊断方面,CT检查呈现出一定优势,需要及时开展CT检查以此防止出现漏诊情况。例如,对于疑似腕舟骨骨折的患者,鉴于腕舟骨特殊的解剖位置与形态,X线检查很容易出现漏诊现象,应当尽早实施CT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结语

CT在对于骨折检出率、复杂骨折类型进行判断以及细微骨折显示这些方面呈现出优势,而X线检查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可用作骨折初步筛查。在实际的法医鉴定工作中,需要充分考量骨折部位、类型、患者状况以及检查设备和医师水平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CT与X线检查,在必要时联合运用两种检查方法,提升骨折鉴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崔博,解非.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成像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J].贵州医药,2022,46(06):954-956.

[2]秦新潮,刘丹,李佳琦,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及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6):1-3.

[3]戴易燕.CT与X线在法医外伤后骨折鉴定的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30):42-43.

[4]冯峰,李彦君.X线平片与CT诊断胸部外伤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06):9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