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析
刘银清
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广东清远 511515
引言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能与之相符的一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小学语文教学的青睐。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在合作讨论、相互探讨的学习中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思维、交流互动能力等。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它的有效开展,因此,探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学实效。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分组时,有部分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兴趣等进行综合考量,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异性过大或过小。能力差异过大,造成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跟不上,形成依赖;能力过小不利于优势互补,思考交流没有火花。此外,小组不具备弹性调整性,长期固定一个小组,造成学生产生松懈情绪,不能保持合作的积极性。教师下发的探究任务有时不够明确,学生不能明确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在进行古诗词学习的时候,老师下发小组讨论任务为探讨诗词的意境,但没有明确的讨论方向和要求,学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方面入手,也只进行表面的泛泛而谈,深入的效果无法实现。小学生年龄较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薄弱,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倾听,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没有团队协作精神,只顾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忽视小组合作的目标;有的学生不擅长协调组织,小组讨论的效率极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教师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以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并确保小组里既有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中等和稍差的学习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小组实力均衡,优势互补。例如一个四人小组中可设一名学习优良、脑子灵活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协调分工;设一名学习较好、口才较好、写作较突出的学生担任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要点和结果;一名成绩中等的学习生积极参加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名稍差的学习生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学习能力慢慢提升。同时小组要进行定期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作状况等重新分组,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主动性。
(二)明确任务,增强针对性
首先,教师要合理设置合作任务,做到任务要明了、具体、可操作、可研究。任务要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和认知特点设置。以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合作任务:小组合作,从文章中找出描写西沙群岛海水颜色、海底生物、海鸟的段落,分析作者又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体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的,并完成简单的思维导图。
(三)培养合作技能,提升协作能力
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在课堂上要留下一定的时间开展合作技能的训练。如组织开展“倾听小能手”比赛,让学生用心地听他人讲话并复述讲话内容,训练倾听能力。开展“小小辩论会”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表达沟通技能。开展小组接力比赛,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尊重别人的意见,鼓励不同的意见发表出来,开展争论,努力营造民主、融洽的合作环境。
(四)加强教师指导,完善评价体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增加巡视和指导的次数,及时发现小组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如果小组讨论内容偏离方向,教师就要适时进行引导,使小组讨论回归正轨。如果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点拨,予以帮助。对于评价,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及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既充分肯定小组的成绩,又要指出小组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对学生小组成员自评主要是让学生反省和总结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自我肯定成功和成绩,查摆不足和失误。互评让学生借鉴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学生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从合作态度、合作过程、合作的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小组的作业评价,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学生最后还要自我评价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和得失。最后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学生,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三、案例分析
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先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分别以 4 人组成小组。之后向学生交代合作任务: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爬山虎的生长地点、叶子特点、脚的样子和颜色、生长过程以及爬墙的语句,整理归纳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指导。有的小组在讨论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语句时产生分歧,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依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小组完成手抄报后,进行展示和评价。教师先对学生小组的手抄报从手抄报的内容完整性、书写的美观度、是否富有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之后组织学生评价小组,学生积极发言,分别对其他组的优点和不足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反思了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学懂了课文内容,而且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能力也在本次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预期效果。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在分组、任务、合作能力培养、教师指导与评价等方面有意识地引导,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索,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有选择性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为小学生们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娉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J]. 考试周刊 ,2020,(66):43- 44.
[2] 徐云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上旬 ),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