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足大单元,指向核心素养

作者

何声煌

浦江县壶江初级中学 322217

本文聚焦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阐述通过整体建构知识图谱,以“函数”为例整合知识;创设真实情境链,如“数据与统计图表”项目学习驱动探究;实施多元持续评价,以“特殊平行四边形”为例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指出立足这三方面构成实践支柱,借助浙教版教材实现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统一,促进核心素养生长。

一、整体建构知识图谱,实现结构化统整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打破课时壁垒,重新构建整合单元知识,构建层次递进且逻辑完整的知识图谱。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主题思想(如函数思想、模型思想)等基础上厘清各个知识点的相互依赖性,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将独立散落的知识纳入系统化框架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观,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与相关性。

以“函数”大单元(涵盖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可围绕“变化与对应关系”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单元目标的设定:首先,掌握函数的基本原理(即抽象思维能力);第二,熟练掌握 3 种类型函数的形式及其表示方式,性质;最后,利用这3 种函数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模型思想、实践意识)。在课堂中,设计贯穿始终的真实情境,如“水箱水位变化”问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背景环境逐步把注意力由静态到动态,形成函数模型,进而研究3 类函数,并对 3 类函数的图像特征、性质及方法进行比较,加强对函数模型的认识,最终能灵活选择模型解决综合问题。

二、创设真实情境链,驱动深度探究

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大单元学习中,我们需要设计由众多“情境链”或“任务链”构成的体系,使学生在解决源于生活、科技或跨学科的真实问题中,经历完整的“情境识别-模型建立-求解验证-解释应用”过程。这样的深度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参与的态度,也能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数学的多样用途(即对数学应用性的认知),更能锻炼学生能够抽丝剥茧,从现象世界发现数学本质(即数学抽象能力的训练),并抽象模型、运用模型等重要品质。

在“数据与统计图表”大单元中,创设项目学习任务“校园周边超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研究。设计的任务流程为,明确问题:如何才能改进商超产品的摆放方式或销售模式呢?(应用意识);收集数据:利用制作问卷调查数据,并利用课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整理描述:学会利用统计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分析各种类型数据(如购买金额的频数分布、喜欢产品种类、购买时间频数分布情况等)(数据分析观念);分析决策:再结合这些表图进行分析,深入理解各类学生的消费特征,并对出现的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如摆设某个产品,设立购买活动)(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应用意识)。此项目贯穿单元始终,学生在真实任务驱动下,系统掌握统计知识并实践数据分析全过程。

三、实施多元持续评价,促进素养进阶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素养测评不应该被单一的笔试所局限,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既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路线),更应该关注核心能力的发展程度(素养路线),该评测应该始于课程之初终于课程末(含提前检测、上课过程观察及课后反馈),用各种手段(表现性评价、开放型任务、学习档案袋、思维导图、课堂观察、自评报告等)去开展,给予及时、详尽的信息反馈,告诉学生优劣所在,让学生修订学习策略,不断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特殊平行四边形”大单元中:1. 过程性评价:课堂观察学生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和判定时的猜想、推理与合作表现(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布置“设计一个伸缩门模型,说明其蕴含的平行四边形特性”的动手任务(应用意识、空间观念);要求学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联系(结构化认知)。2. 终结性评价:单元测试不仅包含基础题(如性质、判定的直接应用),更设计综合性、开放性题目。例如:“给定平行四边形ABCD,仅添加一条直线,能否将其分割后拼成一个矩形?请说明作图方法及依据(可多种方案)。”此题考查学生深刻理解图形性质(几何直观)和创造性转化能力(创新意识),远超机械记忆。教师根据多元证据,对学生知识掌握和素养发展(如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空间观念)进行等级描述并提供改进建议。

综上,立足大单元整体设计、创设真实情境驱动探究、实施多元持续评价,构成了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支柱。浙教版教材以其系统性为这些策略提供了丰富载体。唯有如此,方能在结构化学习中实现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统一,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真正扎根生长。

参考文献:

[1] 吴雪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分析 [J]. 名师在线 ,2024,(21): 67-69.

[2] 王红萍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J].中学课程辅导 ,2024,(13):60-62.

[3] 洪海容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析 [J]. 考试 周刊 ,2024,(15):105-108.

[4] 吴 宝 芝 . 初 中 数 学 大 单 元 教 学 路 径 探 索 [J]. 读 写算 ,2024,(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