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谢瑜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213000
引言
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角,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展开探讨,剖析了核心素养的定义以及其在教育领域所有的意义。点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方法手段以及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呈现出的局限性,依据核心素养培育框架给出了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优化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策略。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2 为实例,详细阐述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效果分析以及优化建议,以此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求所必需的综合品质与核心能力体系,这一概念突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本位的局限,整合了认知维度、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多元要素。在教育实践中,核心素养发挥着双重作用:其一是重构育人导向,依靠对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灌输向素质培养转型,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人格完善的协同发展。其二是构建发展韧性,借助培育系统性思维与适应性能力,帮助学生在应对社会变革、技术革新等不确定性挑战时呈现更强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其在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职业生涯的持续进阶与终身学习提供内在动力,实现从知识承载者到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复合型社会成员的转变[1]。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一)学生为中心原则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风格以及兴趣爱好。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倾向于简单易懂且贴近生活的短文,比如介绍校园日常活动的文章,而对于基础较好并且对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学生,可推荐一些经典英文短篇小说的简易版本。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索阅读文本,教师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比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环保措施在本地的适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有效提升其核心素养[2]。
(二)思维培养原则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其关键原则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需设计出多样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比如在阅读记叙文时,可让学生剖析文章情节发展所蕴含的逻辑关系,预测故事的结局,而在阅读议论文时,则要求学生梳理作者的观点以及论证的过程,判断论证是否合理 [3]。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借助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语言知识,提升思维品质,达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局限性
初中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需要突破创新瓶颈,从授课方式来看,多数教师仍固守文本精析的固有范式,习惯性采用逐句解析的线性教学流程,过度聚焦词汇释义与语法拆解,致使学生沦为单向的知识接收容器,缺乏主动建构认知的空间,课堂组织形式呈现出程式化倾向,分组讨论常沦为形式主义的教学点缀,学生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文本对话。教学媒介的整合运用尚存明显短板,纸质教材与板书仍占主导地位,即便偶有数字化设备介入,也仅停留在静态 PPT 展示层面,鲜少凭借多媒体素材构建沉浸式阅读场景,这种技术贫困现象严重制约了课堂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内驱力,导致教学成效与预设目标存在较大落差[4]。
(二)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现阶段学生群体的英语阅读能力呈现出较大差异性,整体发展水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调研发现,超过六成学生存在被动阅读倾向,将文本解读机械等同于作业要求,缺乏内在驱动力,在阅读策略应用层面,近半数学生惯用逐字对照翻译法,导致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经常出现 " 见树不见林 " 的认知偏差。当文本中出现未掌握词汇时,大部分学生会立即中断阅读进程,鲜少尝试运用语境线索进行合理推测,在涉及文本批判性分析、逻辑推理及结构化归纳等深层认知活动时,多数学生表现出十分突出的能力断层,难以构建文本信息的立体化解读框架,也未能有效实现语言输入向输出能力的转化。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框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进行多维目标重构,突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将教学重心转向语言应用、文化理解、思维发展与学习策略的有机整合,在语言维度,除基础词汇语法积累外,更需构建文本分析、语义阐释及观点表达的复合型语言能力,文化感知层面,凭借多元文本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洞察文化符号背后的价值体系,培育跨文化对话的认知格局。思维发展方面着重搭建逻辑推理、辩证反思与创新迁移的三维训练体系,促使学生主动解构文本的论证范式与意义网络,学习策略模块则需整合信息筛选、协作剖析等实践路径,依靠系统性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阅读图式,形成可持续的终身学习机制[5]。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关键的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重构,在素材选取方面,需突破传统教材框架,构建包含时政要闻、科学前沿报告及文学经典的多维阅读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兴趣图谱,实施梯度化内容筛选机制,保证文本复杂度与育人价值的平衡统一,教学内容组织需构建主题化知识图谱,凭借跨单元整合形成专题研读模块,如以 " 文明对话 " 为主题汇聚不同地域的民俗文献,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对比研究。学科融合方面,可尝试在数字技术类文本解读中嵌入数据科学原理与社会伦理思辨,形成跨领域的认知迁移路径,这种立体化的内容架构促进知识体系的非线性联结,更能培育高阶思维品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依靠设置具体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阅读能动性,教师结合文本特点设计多元任务体系,囊括信息检索、观点归纳、情境问题解决等类型,使阅读活动形成目标导向机制,学生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开展阅读活动,有效提升阅读过程的指向性与思维参与度,任务序列遵循认知发展规律,采用阶梯式难度递进模式,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任务实施环节,学生凭借自主剖析建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掌握文本分析、信息整合等阅读策略,强化了独立学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更能依靠任务成果的反馈机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深度阅读的内在动力。
2. 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
协作式学习模式借助课堂讨论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互动与知识共享,教师在异质分组中注重成员间的知识储备与认知风格差异,构建互补型学习共同体,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可设计文本细读与主题辩论相结合的剖析任务,例如组织学生针对叙事逻辑展开协同解构,或对多元文化视角进行辩证分析。学习过程中实施角色分配与观点陈述机制,促使成员在观点交锋中完善认知框架,这种互动形式强化了倾听与回应的对话素养,更在认知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协商共进的合作意识,持续的思维交互能深化文本解读的深度,可突破个体思维定式,在建构集体认知图式的发展出基于证据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策略。
3.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融合
数字技术与视听媒介的深度融合为阅读教学注入创新动能,借助整合音视频资料、动态演示等多元化媒介形式,教师可构建沉浸式阅读场域,将符号化文本转化为具象化认知图式,有效消解文本理解障碍并激活阅读内驱力,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可分层推送个性化书单、搭建虚拟阅读社区,学生借助异步批注功能开展深度思辨,形成动态交互的立体化学习网络,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阅读监测系统,能实时追踪学生阅读轨迹,还可以生成多维度的可视化报告,为精准化教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以评价机制革新作为核心支撑,在评价主体层面构建师生协同参与的立体化模型,除传统教师评估外重点发展学生自主评估与同伴互评机制,自主评估环节引导学生系统反思阅读方法应用效度、学习投入状态及个人成长轨迹,互评过程则形成同伴间的经验共享平台与建设性反馈空间。评价维度设计强调多维覆盖,关注文本理解、方法运用等显性能力,又重视批判思维、创新意识等深层素养,同时将团队协作能力纳入观察范畴,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动态追踪与阶段考核的有机融合,过程性评估侧重追踪学生日常阅读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与任务达成质量,便于教师实时提供个性化指导,终结性考核则借助阶段性测试、专题成果汇报等多元形式,系统检验知识内化与迁移应用水平。评价反馈环节注重发展性导向,凭借分层激励制度强化优秀案例的示范效应,同时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精准的改进方案,构建起持续优化的阅读能力发展闭环。
五、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2 Let's play sports 为例
(一)具体教学策略实施
当教授该单元阅读内容之时,可先运用情境导入策略,教师借助播放各类赛事的精彩视频,像足球、篮球比赛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对于“sports”话题的兴趣,营造出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随后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在阅读之前提出如“Which sports are mentionedin the text?”这类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目标去阅读。在阅读过程当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运动的益处等内容,锻炼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适时进行词汇与语法的讲解,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新学的知识,比如现在进行时在描述运动场景时的运用。
(二)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从语言能力角度而言,学生可更为熟练地运用单元中的词汇以及句型来展开表达,当写作有关运动的短文时,其词汇丰富程度以及语法准确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思维品质方面,借助对文本问题展开思考以及讨论,学生的逻辑思维获得了锻炼,可对与运动相关观点的合理性给予分析。在文化意识层面,学生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体育文化,像国外热门运动项目以及体育明星背后所蕴含的故事等,这使得他们的文化视野得以拓宽,在学习能力方面,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剖析以及互助学习,同时阅读技巧也取得了进步,例如可快速地定位关键信息,借助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多维度教学策略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优化的反思与建议
回顾教学过程会发现,小组讨论的时候有时候对时间的把控不是特别精准,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要是想进行优化,教师可以提前把小组分工明确好,以此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在情境导入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多分享一些自己的运动经历,这样能提高互动性。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按照不同层次来设置,要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除此之外,可引入更多线上资源,像是国外体育教学视频,以此丰富教学素材,也可以组织课外英语运动俱乐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阅读所学的知识,提升核心素养,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打造出更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提出多维度优化路径。实践显示,这些策略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未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持续深化核心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评价体系,打造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 江慧娟 . 基于单元主题的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策略[J]. 亚太教育 , 2024, (18): 144-147. 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8.044.
[2] 王昕玥 , 贾竑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 5E 教学模式 [J]. 海外英语 , 2024, (16): 187-189.
[3] 戚超 . 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 践 —— 以 上 海 牛 津 9B Unit3 Going Places 教 学 为 例 [J].英 语 广 场 , 2024, (18): 134-136. DOI:10.16723/j.cnki.yygc.2024.18.010.
[4] 庞芹芹. 智慧课堂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 2024, 26 (12): 200-202.
[5] 薛维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J].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2024, 39 (06): 60-66. DOI:10.15924/j.cnki.1009-5128.2024.06.010.
作者简介
谢瑜(1997),女,江苏常州人,邮编 213000,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中学二级,本科;
研究方向: 初中英语教学 跨学科 作业设计 农耕文化导向下的农村初中课后服务活动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