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作者

党晶

东营市化工学校 257400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元素以有机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它的核心要点在于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二者的协同共进。作为人文教育中极为关键的承载者,中职语文课程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属性,而这双方面的属性决定了在该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备相应的可行性。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且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课程思政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方面梳理清楚文本解析、情境营造还有评价创新这几个方面的内在关联。文章依托教育哲学、职业教育学以及评价学说,全面地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思政的理论凭据和实施架构,目的在于给教学实际操作给予理论方面的支持。

一、挖掘文本思政基因,构建“读写思”育人链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之中蕴含着极具丰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凭借文本塑造灵魂”这一理念的核心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文本开展细致分析来提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而把语言方面的训练和价值层面的引领进行深度的融合[1]。首先,应当构建起一个“文本—思政—职业”的三维分析架构,具体而言,要从文本的主题里提炼出如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方面的伦理道德等具有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从语言的具体形式当中去发掘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人文方面的素养。举例来说,议论文所包含的辩证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记叙文带来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职业关联的角度去搭建一座连接语文能力和岗位需求的桥梁,如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入职场沟通时所需要具备的诚信意识以及责任担当。其次,搭建起“读写思”相互融合的一体化育人链条:在阅读环节着重开展“思政解码”工作,引领学生借助对文本的细致研读去发掘潜藏的思政元素;在写作环节着重关注“价值表达”方面,精心设计主题写作任务,推动学生把思政认知进一步转化为内心的情感认同;在思辨环节凸显“辩证内化”的重要性,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举办辩论赛等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针对文本里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展开批判性的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构建这一链条需要凭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杜绝生硬地植入思政元素,从而让语言学习和价值塑造可以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融。

二、创设职场情境任务,打造“学做评”实践闭环

中职教育所具备的职业性特点要求课程思政教学务必要和职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紧密关联,“以境育人”借助创设逼真的职场场景,把语文学习转变为职业实践活动,实现“学中实践、实践中学”的思政元素融入[2]。首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遵循“真实性、典型性、职业性”的原则,这需依据中职学生未来或许会涉足的行业岗位,设计带有职业特性的情境任务,确保所创设的情境和岗位能力的要求达到高度的契合,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政方面的感染。其次搭建“学做评”的实践完整循环:所谓“学”是开展职场语文技能以及思政方面要求的学习活动,把职业伦理和语文知识同时进行传授;所谓“做”是去完成情境相关的任务,把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和职业价值观的呈现相互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领会思政的核心内涵;所谓“评”,是实施多主体、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教师、企业导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其中,从语言规范情况、职业素养高低、思政表现状况等多个维度给予相应的反馈信息,以此保证评价具备全面性以及针对性。通过这一闭环结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于职业精神的认识与领会,实现语文能力以及思政素养的共同且同步的提升,促使课程思政由理论范畴转变为可以被切实感知到的职业方面的具体行为。

三、建立三维评价体系,激活“知信行”转化动能

评价是课程思政得以落地实施的关键保障性因素,“以评促融”这一措施需要冲破传统知识评价所存在的局限之处,进而构建起“知识—情感—行为”三维的评价体系,以此推动学生在思政方面的认知朝着职业行为进行转化。首先,从知识维度的评价来看,其着重聚焦于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以及运用,借助课堂提问、书面测试等具体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文本当中所蕴含的思政内涵的掌握水平。其次情感维度的评价主要关注的是价值认同的内化程度,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在职业理想、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情感倾向。最后,行为维度的评价则更侧重于职业场景之中的思政表现情况,通过实习考核、情景模拟等途径去观察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所展现出的道德行为以及职业操守。三维评价体系应当着重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二者的融合,把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表现纳入其综合素质的评价当中,进而构建起“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

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要以文本为根基、以情境为载体、以评价为驱动,实现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借助“以文铸魂”挖掘思政内涵,“以境育人”强化实践体验,“以评促融”保障育人实效,构建起“读写思—学做评—知信行”的完整育人体系。这样的实践路径,不但呼应了中职教育“德技并修”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为语文课程的价值重新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的阶段,仍有必要更进一步地探寻学校与企业协同推行育人工作的机制,同时着手开发具备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资源,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培养可以肩负起民族复兴重大使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沫 . 中职语文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究 [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45):146-148.

[2] 张荣娟 .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探索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 2022(3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