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认同的调查研究
张晓莉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中心小学 353409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施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一致性认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对该理念持积极认同态度,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研究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教研共同体等建议。研究表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有效实施需要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全方位支持,这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教师认同;专业发展
引言: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各环节的协调统一,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的特殊性,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面临着独特的机遇和挑战。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同情况,对于推动该理念的有效实施,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过程与评价的统一协调,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该教学理念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更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从长远来看,教学评一致性的贯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实践本领具有深远影响,是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同情况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
为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同程度,本研究采用多维度调查方法展开研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覆盖了江南地区23所小学的312名数学教师,问卷回收率达95.2%。同时,研究人员走进56个课堂,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观察,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问卷内容涉及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概念的理解程度、实施现状、应用效果等多个维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认同情况分析
通过对收集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认同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层次性特征。数据显示,83.7%的教师对这一理念持积极态度,认为其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教师们普遍认可教学评一致性在促进学生多维度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调查数据还反映出教师们在实践层面的探索意愿较强,有76.5%的教师表示已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相关理念。然而,在深度访谈中也发现,约有18.3%的教师对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存有顾虑,如评价标准的制定、实施策略的选择等方面,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验证,发现那些已经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的教师普遍在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从侧面印证了教师们对该理念认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1]。
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中的改进建议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文件调查中168名一线教师的深入反馈意见调研和56节课堂观察数据,现就改进措施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通过多层次、递进式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2]。具体而言,可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模拟-反思改进”的培训模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譬如,在北师大版教材的“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中,引导教师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图形特征,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其次,应完善多维度评价体系建设。建议通过建立“课前诊断-课中观察-课后总结”的全程性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单元中,教师可通过课前微测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课中采用表现性评价记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后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习成效。此外,应着力构建校本教研共同体,通过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智慧碰撞。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研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录制优质课例、开展网络教研讨论、建立资源库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3]。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同情况,揭示了教师在认识和实践层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研究成果不仅为深化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教学评一致性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实施策略,深化对这一理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丹.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构建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4,37(10):44-46.
[2]黄茗琦.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24,(07):106-108.
[3]邱刚田,冯之刚,刘光文,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区域开展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论坛,2020,(17):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