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游戏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与幼儿参与度关联研究

作者

楼娇燕

萧山区南江幼儿园

幼儿阶段是个体音乐感知能力与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期,然而抽象的音乐知识常使幼儿在传统教学中陷入被动接受的困境。游戏作为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以其趣味性、情境性和互动性特征,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本文立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深入探究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对幼儿音乐学习参与度的影响机制,通过《小动物音乐会》《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具体教学案例,剖析趣味游戏元素、角色扮演等策略如何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深化情感表达,以期为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推动游戏与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充满活力的幼儿音乐课堂。

一、融入趣味游戏元素,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难以理解抽象概念,而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趣味游戏元素融入音乐教学,正是顺应了幼儿这一认知特点。音乐本身具有抽象性,但通过游戏化的设计,能将音乐元素转化为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具体形式 t11c 。

在《小动物音乐会》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前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教具,除了小猫、小狗、小鸡等常见动物头饰,还准备了小马、小羊等头饰,以及用不同材质制作的动物尾巴,如毛线编织的松鼠尾巴、羽毛装饰的孔雀尾巴,增强视觉吸引力。活动开始,教师播放节奏欢快、旋律活泼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热闹的音乐会氛围,随后拿出色彩鲜艳的动物头饰,绘声绘色地介绍每个小动物的特点,邀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头饰戴上。当幼儿佩戴好头饰后,教师播放对应动物的叫声音乐,同时展示动物生活习性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模仿。比如播放老虎叫声音乐时,教师展示老虎奔跑、吼叫的图片,鼓励幼儿模仿老虎威风凛凛的步伐和霸气的吼叫。接着,教师引入节奏图谱,将动物叫声与图谱结合,带领幼儿把动物叫声编成节奏,如“老虎吼吼吼 - 小马哒哒哒 - 小羊咩咩咩”,并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塑料杯、书本等,配合节奏敲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兴奋不已,有的幼儿为了模仿得更像,反复聆听动物叫声;有的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探讨如何创编出更有趣的节奏。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扮演小动物和创编节奏的环节,在游戏的乐趣中深度参与音乐活动,充分展现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

二、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深化音乐情感表达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实现的。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高度互动的社会行为,为幼儿提供了模仿和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在音乐教学情境中,音乐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而幼儿往往难以直接理解和表达这些抽象情感。当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通过代入特定角色,以角色的视角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例如,扮演欢快角色时,幼儿能更敏锐地捕捉音乐中活泼的节奏与明亮的旋律;扮演悲伤角色时,会对音乐中低沉的音调与缓慢的节奏产生共鸣。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与情感认知融入动作、表情和声音中,这种具身化的表达不仅深化了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还促进了语言、思维与情感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让音乐学习成为充满乐趣与创造性的情感体验过程【2】。

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音乐教学活动里,教师提前精心准备了丰富的道具,包括白雪公主的皇冠与纱裙、小矮人的矿工帽和小铲子、皇后的黑色披风与魔法权杖,还制作了森林小屋、魔镜等场景道具,营造出逼真的童话氛围。活动伊始,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幼儿熟悉角色特点与性格。随后播放不同角色对应的音乐片段,如白雪公主出场时播放旋律轻柔、节奏舒缓的《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版,邀请扮演白雪公主的幼儿身着华丽服饰,迈着优雅的步伐,伴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裙摆,向“小伙伴们”行礼微笑;当播放节奏欢快、充满活力的《劳动最光荣》改编曲作为小矮人劳动的背景音乐时,戴着矿工帽的幼儿们手持小铲子,模仿小矮人弓着背、迈着小碎步的模样,一边唱着简单的劳动号子,一边“挖宝石”“搬运木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而播放阴森诡异、带有紧张节奏的音乐表现皇后出场时,扮演皇后的幼儿披上黑色披风,手持魔法权杖,皱着眉头、瞪大眼睛,夸张地做出发怒的动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全情投入,通过角色扮演,将音乐与故事情节深度融合,不仅深刻体会到不同音乐片段所表达的情感,还通过精彩的表演生动诠释了角色情感,极大提升了对音乐活动的参与热情与情感表达能力。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表明,将游戏元素渗透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有效激活幼儿的学习内驱力,显著提升其参与度。趣味游戏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化解音乐抽象性,让幼儿在玩乐中感知节奏与旋律;角色扮演游戏则通过情境代入,引导幼儿在情感体验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这些策略不仅顺应了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更让音乐学习成为充满创造力与情感共鸣的过程。未来,幼儿音乐教育可进一步拓展游戏化设计的维度,结合多元游戏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持续探索更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教学路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与音乐交织的课堂中绽放活力,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 蒋科 . 基于游戏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设计及运用 [J]. 艺术大观 ,2024,(16):115-117.

[2] 华文萍 . 试论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研究 [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三十三).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中心幼儿园 ;,2023:386-388.DOI:10.26914/c.cnkihy.2023.1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