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陈宁生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国医西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510006
一、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肩负着筑牢青年学生法治信仰、涵养法治思维的重要使命。其中,《政治与法治》模块系统涵盖宪法精神、法治体系构建、公民权利义务等核心内容,为法治意识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石与实践指引。情境教学法以具象化的生活场景与案例为依托,通过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帮助其在分析真实问题、解决实际矛盾中深化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实现从知识积累到价值内化的升华。因此,探索情境教学法在《政治与法治》课程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对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培育新时代法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枯燥,以单纯的知识讲解为主,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如模拟法庭、法治案例讨论等,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法治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原则和制度等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法治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三)以角色扮演驱动法治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
情境教学法构建高度仿真的法治实践场域。学生通过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多元角色,深度参与模拟法庭辩论、法律纠纷调解等实践活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法治价值的认同感,更能促使其在分析法律关系、权衡利益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理性思辨的法治思维。与此同时,角色实践赋予学生直面真实法律问题的机会,通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案,有效提升其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政治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方面的优势,教师在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实践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是法治的源泉,将生活中的法治现象和事件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对法治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例如,在讲解“法治社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社区生活中常见的邻里纠纷情境,让学生讨论在纠纷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二)运用案例情境
案例是法治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法治案例,创设案例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条文和法治原则在实际案件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法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例,如校园欺凌案件、网络侵权案件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通过案例情境的创设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法治意识。
(三)开展模拟法庭情境教学
模拟法庭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生动的法治教育情境,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案件的审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司法程序和法律适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公正司法”这一框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简单案件,如民事纠纷案件或轻微刑事案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模拟法庭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指导学生熟悉案件材料、了解法庭程序和角色分工,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按照法庭审判的程序进行模拟审判。在模拟审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模拟法庭情境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够增强对司法公正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一步培养法治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虚拟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资源,创设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感受法治的魅力。例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关于国家机构运行的动画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职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又如,在学习“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宪法的颁布与修改历程、我国民法典的出台历程等方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从而坚定学法用法护法讲法的自觉性。多媒体创设的虚拟情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案例情境、模拟法庭情境以及利用多媒体创设虚拟情境等多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情境能够真实地反映法治现象和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治知识,避免出现误解或偏差。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顾心怡 . 基于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 [J]. 新课程研究 , 2024,(22): 46-48.
[2] 冉炜丹. 情景剧教学在高中《政治与法治》中的应用研究[D]. 喀什大学,2024.00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