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的记忆方法和培养
郑小翠
新兴县惠能中学
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就必须弄清该门学科的特点。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基本规律等都需要记忆,如果记不住这些知识,就等于没有学好化学。显而易见,学好化学的关键是解决记忆的问题。因而寻找一种巧妙的记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说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
学好任何学科的知识都首先必须具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但在知识爆炸的当代,仅仅具有这种精神还是不够的。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就必须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记忆的规律,寻找巧妙的科学的记忆方法,下面我对记忆中学化学知识的问题谈谈以下几点:
一. 巧用趣味记忆法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便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我在做学生和当老师时,非常喜欢趣味记忆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趣味记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易记;节约时间,效果明显。例如,学生只要记住“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就可将钾盐、钠盐、铵盐以及硝酸盐均易溶于水的性质一下子就记住了。
2. 谐音记忆法和会意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又如,一般来说,族序数为奇数的主族元素 , 它的主要化合价多为奇数价,族序数为偶数的主族元素,它的主要化合价多为偶数价。可将其提炼为“价奇序奇,价偶序偶”,谐音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若用会意记忆法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谐音记忆法和会意记忆法通常是联合一起运用的。如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有如下性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本身被氧化。我们可归纳为“升失被氧还原剂”,可谐广东音为“声塞鼻痒还原剂”,会意为“还是用原剂药来治疗声塞和鼻痒”。又如在讲授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将结论中的“升”和“吸”字提炼出来,组合成“升吸”,可谐音为“星级”,结合当前许多酒店要进行星级评比,可会意为“(酒店)向着星级方向发展”。
谐音记忆法和会意记忆法都要根据自己的悟性和知识水平,在学习实践中创造。
3. 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对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浓缩为“通气通热,停热停气”。意思亦很明显: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又如在讲授反应热时,教师要学生记住“正吸负放”,意思是:当ΔH 为“+”时,表示吸热反应;当ΔH 为“-”,表示放热反应。将化学平衡的特点浓缩为“等”、“动”“、定”、“同”、“变”;将烷烃的系统命名归纳为“长”、“近”、“简”、“多”、“小”等等都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4. 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CO)性质的谜语是:“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又如在做碘的升华实验时,教师可对学4生4说,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实验操作,因为这是“总理的遗嘱”(谜底:周期、升华)。
5. 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一根“奇妙的思维神经”,这根神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如果用这根“奇妙的思维神经”把多种相同或不相同的形象、事物连接起来,那么就会在我们的面前产生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我们把这根“奇妙的思维神经”自觉地应用于化学学习上,那么你就会发现化学的世界真精彩!一个学生如果不懂得联想,学一点就只能有一点,但如果他善于联想,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想记忆可以按如下的方法进行:
(1) 利用知识网络结构联想。例如,对某一典型代表物质知识网络的联想为:该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及制法→价值用途。
(2) 可以通过“特征”去联想。这里说的“特征”意义很广,如:实验装置特征、实验现象特征、离子反应特征、元素的价态特征等等。例如,由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可以联想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制取也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又如,由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以联想到甲烷、一氧化碳燃烧也可以产生淡蓝色火焰,继而联想到它们的鉴别方法等等。
(3) 通过“相似相反问题”去联想。用“相似问题”去联想在化学上可以举很多例子。可以由氯气的一些性质去联想同一主族的氟、溴、碘的性质,由卤族元素的各种性质递变规律去联想其它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由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去联想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用“相反问题”去联想,在化学上也可以举不少例子,如:由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做还原剂)去联想二氧化硫被硫化氢还原为硫(二氧化硫又是氧化剂);由原电池去联想电解池;由中和反应去联想盐类的水解反应等等。
如果学生能充分、有效地把联想应用于对化学的学习,那就会把化学知识连贯化、系统化,就会达到学活、学透、学精的境界,就会感到我们的化学世界很精彩,就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化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记忆方法的途径
1. 引导学生明确记忆目的,进行主动记忆
事实表明,有目的主动记忆比无目的的被动记忆效果好得多。例如,一位盲人能熟记每一层楼的阶梯数,而住在同一层楼的正常人却无法记住。因为前者是有目的主动记忆,后者是无目的被动记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指出要记忆的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目的是什么,才能调动学生主动记忆的积极性。
2. 直观刺激有助于记忆
科学实验证明,直观刺激有助于记忆。老师在课堂上作的演示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就是运用直观刺激的方法教学,学生务必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3.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强化记忆效果
信息输入大脑有视觉、听觉和动觉等多种途径。科学研究证明,通过不同途径输入的信息,会在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产生记忆痕迹。如果将各种信息输入途径都充分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建立积极的联系,在不同部位留下同一信息的记忆痕迹,可达到加强记忆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单凭视觉输入的信息,只能记住 25% ;单凭听觉输入该信息,只能记住 15% ;而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输入该信息,可记住 65% 。由此可见,发挥信息的多种输入途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对加强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有效的。
4. 构织知识网络系统,运用联想帮助记忆
联想,不但在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所学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织知识网络系统,变零散的孤立记忆为简朴记忆,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不仅可强化记忆的手段,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还有不少各学科通用的方法,如及时主动复习,注意用脑卫生等等。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运用,促进他们的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多霞,钱扬义.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 李世锋 . 天水农业学校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D]. 甘肃 :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DOI:10.7666/d.Y1239439.
[3] 朱玲玲 . 高中化学知识的高效记忆法 [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22):44.
[4] 景秋霞, 陈静, 梁吉成. 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J].科学咨询 ,2013(12):120-122.
[5] 张洪波 . 小议初中化学之学习记忆法;《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7-08
[6] 陈贤品. 新课程化学学习中要善于联想;《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1-01.
[7] 林碧君 . 浅谈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J]. 科教文汇 ,2010(21):122-123. OI:10.3969/j.issn.1672-7894.2010.2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