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思考

作者

刘瑞

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性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处于当今的数字时代,社会对拥有优良信息素养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学会信息科技知识和本领,可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以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为途径,造就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以及实施创新实践,由此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更贴切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突出学生的全面进步,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习得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还能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创新、合作能力,树立信息安全意识等,在信息科技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及项目里,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过程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实现自身的全面化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融入核心素养

教师需深入把握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要点融入教学目标的构建中,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际,应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形,界定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把它细分为可操作、可评判的教学任务。在做网络安全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学目标不仅需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本概念以及防范措施等知识技能,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正确体悟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自觉恪守网络安全的法规以及道德规范。

(二)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可打造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项目,使学生在运作项目的过程里面,联合运用所学的信息科技知识与本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团队协作与创新的能力。在“校园文化宣传网站设计”项目操作阶段,学生需要走过需求分析、网站规划、素材收集整理、网页制作等多个阶段,在这一开展过程里,学生不但能掌握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会怎样去做团队分工协作,怎样借助创新思维设计出富有特色的网站,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实施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信息科技知识融入到具体情境里,使学生于情境中感受信息科技的应用意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进行信息的获取与整理内容讲解时,可营造出“校园运动会报道”的情境,安排学生充当校园小记者,凭借实地采访、拍照、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运动会的相关资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与编排,最后弄出一篇新闻报道。该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深度领会信息获取和整理的手段及重要性,增进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科技这一学科的实践性十分强,教师需提升课程里实践教学的占比,给予学生更多时间来开展实际操作与实践探究,在课堂教学这个阶段,教师可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为学生增添更多实践的契机,提升学生的实践本领与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跟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筹备一系列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开展实践项目的过程阶段,把理论知识跟实际应用相配合,改善学生解决问题与实践的能力水平。例如,实施“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借助编程知识以及传感器技术,开发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家居设施的远程操控,依托此类实践项目,学生不光能深入领悟所学知识,还能造就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科技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尹润亚 . 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9):108-110.

[2] 刘媛媛 . 初中信息科技与核心素养融合的策略 [J]. 家长 ,2025,(18):46-48.